天價月嫂月薪高達1.5萬,專業性被社會夸大專家呼吁切勿盲從。坐月子是每個婦女生完孩子必經之路,一些家長對坐月子過于緊張,導致出現天價月嫂月薪。高達1.5萬,甚至有超過的,月嫂的專業性被社會夸大,月薪1.5萬是高級管理層月薪,對此現象專家呼吁切勿盲從。
月嫂月薪1.5萬
天價月嫂月薪最高超過1.5萬,專家稱月嫂技術含量低不構成職業。近日,北京月嫂月薪超過1.5萬讓所有人大跌眼鏡,月嫂的月薪都超過白領了。但是專家天價月嫂月薪表示不贊同,專家稱月嫂技術含量低不構成職業,這些月嫂的專業性被社會夸大了,要理性看待做月子這個事情,想月嫂月薪1.5萬這種泡沫才會破滅。
龍年出現“天價月嫂”,在北京、上海,她們傭金最高已超過1.5萬元。
媒體或呼吁政府加強監管,或探討高價月嫂是否“物有所值”,但都忽略一個有趣的現象:月嫂這個連單獨職業都算不上的家政工作,為何收入能高于一個醫學博士?
本報記者調查眾多產婦、月嫂,以及采訪專家后發現,“天價”由兩股合力造成,一方面,當代產婦對嬰兒護理常識匱乏,盲目迷信月嫂的專業性;另一方面,月嫂公司夸大月嫂服務的專業性,并用“月嫂證”、簡單培訓等方式,打造出一個“新職業”,賺取高額傭金。
北京家政服務協會會長李大經表示,月嫂工作技術含量低,構不成一個新職業。但“天價”只是市場行為,政府不應干預,應讓市場自身調節。
有專家說,年輕的寶爸寶媽,自學一些護理常識,多保持些理性頭腦,天價泡沫,自會破滅。
龍年吉祥,生子扎堆,各地月嫂價格也在瘋漲。北京、上海收費最貴的月嫂,傭金已超過1.5萬元。其人力成本,遠高于一個經過多年專業培訓的醫學博士。
然而在專業人士眼中,月嫂只是個普通的家政服務工作,連單獨職業都算不上。
“我們的社會怎么了?”章蓉婭,協和醫院婦產科醫生,在談及這個話題時懊喪地嘀咕了一句。
她是個冷靜的旁觀者,沒有卷入到搶購月嫂服務的市場中。她的寶寶四個多月。月子期間,她只是請父母過來搭把手。
相比章蓉婭,張鈺沒有那么冷靜。
這名27歲的公司白領,已懷孕7個多月。3月20日,她在市場轉了一圈,發現龍年月嫂價格“貴得離譜”。她馬上給老公打電話,“趕快!找個靠譜的月嫂,漲幅快趕上黃金期的樓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