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線
地面高程相等的各點連結成的連續曲線。天氣學的等高線則是等壓面上位勢高度相等各點的連線。
概念
【等高線】(contour line; isohypse)地面高程相等的各點連結成的連續曲線。
地形圖上的等高線是地面等高線的水平投影按比例縮小的圖形,用以表示地面起伏形態和地面高度。在地形圖上規定采用整數高程的等高線,高程順序必須從零米起算,并用統一的等高距(即兩相鄰等高線的高差,也稱基本等高距)。等高距的大小,是根據地圖比例尺的大小、地勢特點及地圖用途而定。地形圖上的等高線,分為首曲線(基本等高線)、計曲線(加租的等高線)、間曲線(半距等高線,以長虛線表示)和助曲線(1/4距等高線,以短虛線表示)等。在同一張地形圖上除懸崖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線不能相交。相鄰等高線上的兩點之間的水平距離,稱為等高線平距。平距的變化直接反映出地面坡度的變化,坡度愈大,平距愈小,等高線愈密集。反之坡度愈小,平距愈大,等高線愈稀疏。等高線圖形,能給人以立體概念。
天氣學的等高線則是等壓面上位勢高度相等各點的連線,它表示了等壓面凹凸形勢的空間分布。具有極小值的低位勢高度區表示空間等壓面向下凹,而具有極大值的高位勢高度區則表示空間等壓面向上凸。
分類
(1)首曲線,又叫基本等高線,是按規定的等高距測繪的細實線,用以顯示地貌的基本形態。
(2)計曲線,又叫加粗等高線,從規定的高程起算面起,每隔五個等高距將首曲線加粗為一條粗實線,以便在地圖上判讀和計算高程。
(3)間曲線,又叫半距等高線,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繪的細長虛線,主要用以顯示首曲線不能顯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4)助曲線,又叫輔助等高線,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繪的細短虛線,用以顯示間曲線仍不能顯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間曲線和助曲線只用于顯示局部地區的地貌,故除顯示山頂和凹地各自閉合外,其他一般都不閉合。還有一種與等高線正交、指示斜坡方向的短線叫示坡線,與等高線相連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