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
大理簡介
人口:總人口47.4萬人,其中城市人口16.7 區號:0872 郵編:671000
地理位置:位于滇西中部,居云貴高原橫斷山脈南端。東距省會昆明市376公里,西距中緬邊界580公里。介于東經99°58′~100°27′,北緯25°25′~25°58′之間。東與賓川縣、祥云縣相連,南與彌渡縣、巍山縣為鄰,西接漾濞縣,北界洱源縣。
行政區域:現轄喜洲鎮、鳳儀鎮、市郊鄉、太邑鄉、七里橋鄉、城邑鄉、銀橋鄉、灣橋鄉、挖色鄉、海東鄉、大理街道辦事處、下關街道辦事處等2鎮8鄉2個街道辦事處,并設有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一個省級旅游度假區。
大理介紹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云南省西北部,總面積28356.0平方公里,其州府所在地大理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位于蒼山之下,洱海之濱,被譽為“東方日內瓦”。它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達2473小時,平均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平均氣溫15.1℃,氣候溫和,四季如春。且東有洱海,西有蒼山,風景優美,民族風情濃郁,且歷史悠久,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大理自古以“風,花,雪,月”四景聞名。所謂下關風是因下關位于埡口,風季時狂風呼嘯穿街掃巷,一出下關,則風煙寥寥,不見稻浪;而其中上關花據大理府志記載:“山茶樹高六丈,其質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應十二月,過閏月則朵一瓣,俗以先人遺種,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其地名之”。蒼山山勢雄偉,南北長四十二公里,上有十九峰、十八溪,山頂積雪終年不化,銀裝素裹璀璨奪目,這便是大理三景蒼山雪;洱海清澈如鏡,宜泛舟漫游,每當皓月當空,蒼山銀峰粼粼閃爍,銀光月色交相輝映,白族漁姑出沒于波光樹影之間,這就是大理四景洱海月。大理白族自治州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素有"文獻名邦"之稱。唐、宋時期,南詔、大理國均在此立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全州各項事業飛速發展,成就輝煌,前景喜人。全州山川雄奇,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民風淳樸。大理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級44個風景名勝區之一,蒼山洱海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頂桂冠"使大理聲名遠播,享譽中外。大理地區是云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遺址廣泛分布在以洱海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圍。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種植水稻,馴養家畜,從事采集、漁獵,創造了大理地區的遠古文明。大理州地處云貴高源與橫斷山脈結合部位,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復雜多樣,點蒼山以西為高山峽谷區。點蒼山以東、祥云以西為中山陡坡地形。境內的山脈主要屬云嶺山脈及怒山山脈,點蒼山位于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大理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跡,崇圣寺三塔、石寶山石窟、雞足山佛教圣地、南詔德化碑、感通寺……漫游大理,猶如翻閱一本古老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