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成都簡介
人口:超過1000萬 區號:028 郵編:610000
地理位置:成都是四川省省會所在地,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成都平原東部,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行政區域:6個城區高新、武侯、錦江、青羊、成華、金牛;4個郊區青白江、龍泉驛、新都、溫江;6個縣雙流、金堂、新津、大邑、蒲江、郫縣;4個縣級市都江堰、彭州、崇州、邛崍
成都介紹
成都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其平原面積和丘陵、山地面積幾乎各占一半。成都市區位于成都平原東部,自古就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因此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土”。成都自古為西南重鎮,三國時為蜀漢國都,五代十國時為前蜀、后蜀都城,文化遺存豐富,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有2300多年建城史。秦漢以來,成都就以農業、手工業興盛和文化發達著稱,歷代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長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漢代成都與洛陽等并列為五大都會之一。唐代商貿繁榮,與揚州齊名,稱為"揚一益(成都)二"。宋代成都印刷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就是成都。杜甫的著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生動地描繪了成都當時作為長江上游重鎮和西南經濟文化中心商賈如云、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成都生物資源豐富,珍稀植物有銀杏、珙桐等。珍稀動物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等。中藥材有860多種,川芎、川郁金、烏梅、黃蓮等蜚聲中外。成都市旅游資源豐富,名勝古跡中外馳名。全市現有人文景觀172處,其中尤以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都江堰、二王廟、青城山最具特色。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處。有世界唯一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地處由劍門蜀道、九寨溝、峨嵋山、長江三峽等地組成的四川旅游環和全國旅游環的聯絡點上,還是內地前往西藏的主要通道,旅游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不僅是中國的國寶,還被視為和平與友誼的象征而成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1961年,當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成立之際,各國代表一致推選以大熊貓形象作為這個國際組織的會徽、會旗。大熊貓是中國的特產,主要分布在川、陜、甘三省,目前的野生大熊貓總數不足10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在四川境內,成都市郊的都江堰、崇州、大邑、彭州都有少量大熊貓出沒。為了強化大熊貓的野外保護,成都分別在都江堰市建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崇州市建有省級鞍子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大邑縣建有省級黑水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成都是一個非常有特征的個性化城市。首先表現在氣候上。成都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云霧,日照時間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吠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氣候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卻顯得悶熱;冬天氣溫平均都在5度以上,但由于陰天多,空氣潮,卻顯得很陰冷。其二,成都是古蜀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宮辦學堂——石室學堂。在唐宋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時期,著名詩人李白、杜甫、李商隱等流寓成都,創作了大量吟誦成都風物的詩詞歌賦,并留下眾多文化遺跡。....宜人的氣候,深遠的歷史,富饒的物產,使成都成為一個寧靜、悠閑、充滿情趣的旅游之地。作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1500多年前的晉代詩人左思曾由衷地稱它是“既崇且麗”。不論是“詩仙”李白,還是“詩圣”杜甫都曾無限深情地謳歌過這座風姿獨具的城市。的確,成都是一座既寧靜又繁榮,既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又有優美自然環境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