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
岳陽簡介
人口:519.22萬 區號:0730 郵編:414000
地理位置:地處湖南省東北部,東臨江西省銅鼓、修水和湖北省通城,南抵湖南省瀏陽、長沙、望城,西接湖南省沅江、南縣、安鄉,北界湖北省赤壁、洪湖、監利、石首。
行政區域:現轄四縣(平江、湘陰、岳陽、華容),二市(臨湘、汨羅),三區(岳陽樓、君山、云溪),五農場(屈原、錢糧湖、君山、建新、黃蓋湖)。
岳陽介紹
岳陽古稱巴陵,又名岳州,是一座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位于湖南省東北部,與湖北、江西兩省相鄰,是一個富(資源豐富)、優(區位優越)、美(風景優美)的地方。現轄4縣2市4區,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24.54萬,其中城區面積8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78萬,綜合經濟實力僅次于省會長沙,居湖南第二位。岳陽是湖南唯一的臨江城市。地處一湖(洞庭湖)兩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三省(湘、鄂、贛)四線(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長江)的多元交匯點上,是長江中游僅次于武漢的又一個“金十字架”,特別是洞庭湖大橋的通車,構成了“承東聯西”“南北貫通”的便捷交通網。1992年,岳陽被國務院確定為長江沿岸首批對外開放城市。1996年,長江八大深水良港之一的城陵磯港經全國人大批準,正式對外輪開放。到目前為止,全市累計引進外資項目600多個,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在湖南省東北部的湘江下游,也就是在洞庭湖與長江交匯的地方,有一座從三國時就有的古城——岳陽,北宋范仲淹寫的《岳陽樓記》使這里名揚天下。岳陽是一座蓬勃崛起的工業城市。全市共有工業企業200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業90多家。工業總產值524億元。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制冷、紙業、飼料、醫藥6大工業支柱。有中南地區最大的石化企業巴陵公司(年產值68億元,年銷售66億元)和長煉集團公司(年產值90億元,年銷售90億元)、有亞洲最大的苧麻紡織企業洞庭苧麻紡織印染廠(年產值2億元,年銷售1.8億元)、有全國最大的客車空調生產企業恒立公司(年產值1.8億元,年銷售2億元)、有全國十大紙廠之一的岳陽紙業集團(年產值7.7億元,年銷售7.8億元),還有湖南最大的火力發電廠華能岳陽電廠(年產值7.76億元,年銷售7.76億元)。近幾年來,先后有岳陽恒立、正虹科技、岳陽興長、天一科技、岳陽紙業等五家公司成功上市,成為岳陽經濟發展的一支生力軍。岳陽資源豐富是久負盛名的物產基地。全市有水面542萬畝,水資源總量居全省第一。境內蘊藏礦種60余種,特別是稀有金屬和非金屬礦藏儲量豐富。其中獨居石儲量居全國第一。優質高嶺土儲量1億噸以上。岳陽不僅是全國三大“稀有金屬之鄉”之一,還是國家糧食、棉花、油料、牲豬生產基地,其中有四縣市進入全國糧、棉、豬生產百強縣行列。全市農林牧漁類總產值139億元。糧、棉、油、豬等大宗農產品產量居全省前列。水產品產量連續11年居全省首位,長江河蟹、洞庭青蝦、湘云鯽(鯉)成為我市水產業中的三個特色品牌,名優特水產產值占水產總值的一半以上,珍貴魚類還有華鱘、銀魚、甲魚。岳陽還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和文化名城。這里有橫無際涯、氣象萬千的洞庭湖,有流芳千古、聲名遠播的岳陽樓,有斑竹滴淚、柳毅傳書的湖中仙島君山,還有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舊址、任弼時故居等革命紀念地,堪稱集名山、名水、名樓、名人、名文為一體。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8年首批進入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行列。年接待中外游客450多萬人次,旅游收入10.2億元。改革開放以來,岳陽市經濟社會發展駛入了“快車道”,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關注岳陽的建設與發展,江澤民、李鵬、朱?基、李瑞環、李嵐清等先后到岳陽視察指導工作,給予岳陽人民極大的精神鼓舞,先后被國家定為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先進城市、科教興市先進城市、文明衛生先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