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
濟南簡介
人口:人口500多萬。 區號:0531 郵編:250000
地理位置:位于山東省中西部,泰山穹隆北麓,黃河南岸。北距首都北京494公里。介于北緯36°1′~37°4′,東經116°12′~117°44′之間。北鄰德州市,東北連濱州市,東接淄博市,南與萊蕪市、泰安市毗連,西與聊城市相鄰。
行政區域:分濟南市現轄歷下、市中、槐蔭、天橋、歷城、長清6區,平陰、濟陽、商河3縣和章丘市,共設54個街道辦事處,65個鎮,27個鄉,487個居民委員會,4657個行政村。
濟南介紹
濟南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山東省的省會,位于山東省中西部,是全省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濟南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國原始部落的首領--舜(約公元前22世紀)就誕生與生活在濟南一帶。濟南東郊的城子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以黑陶為標志的龍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發現地,這里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城址約20萬平方米。作為城市,濟南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濟南文物古跡眾多,有舜文化遺址(公元前22世紀)舜耕山,有先于秦長城的齊長城(公元前3世紀),中國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漢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公元前1世紀),中國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門塔(公元7世紀)和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巖寺宋代彩塑羅漢(公元11世紀)等。濟南山靈水秀,人才輩出,歷代文人墨客多聚于此,唐代著名詩人曾在這里寫下了"濟南名士多"的佳句。像中醫科學的奠基人扁鵲,陰陽五行學派大師鄒衍,唐代(公元618-907年)名臣房玄齡,中國著名文學家李清照、辛棄疾、張養浩、李開先,中國公共圖書館的首倡周永年,著名建筑師魏祥等。另外,李白、杜甫、蘇軾、曾鞏等歷代杰出的詩人學者,都先后在濟南生活游歷。濟南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稱。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負盛名,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之譽。濟南擁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獨步天下。這些泉縱橫分布,錯落有致,既有趵突、黑虎、珍珠、五龍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區泉群,譽稱72名泉.趵突泉為72名泉之首。濟南72名泉,千百年來,有的新生,有的泯滅,眾泉如翡翠,鑲嵌在濟南的大地上,日夜流淌,光彩閃耀。眾泉匯流成的大明湖周圍千佛山、五峰山、靈巖寺云山等構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獨特風光。濟南地形復雜多樣,南為泰山山地,北靠黃河,地勢南高北低。濟南地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嚴寒干燥,四季分明,物產豐富,是有名的蔬菜、糧食、水果基地。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濟南市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對外經濟文化合作與交流日趨活躍,已躋身于“中國經濟綜合實力50強”和“中國投資環境40優”城市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