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
寧德簡介
人口:297.98萬 區號:0593 郵編:352000
地理位置:寧德地區位于東經118032`-120043`、北緯26018'-27041`之間。地處福建省東北部,與臺灣省隔海相望。
行政區域:寧德市(蕉城區)、福安市、福鼎市、壽寧縣(鰲陽鎮)、霞浦縣(松城鎮)、柘榮縣(雙城鎮)、屏南縣(古峰鎮)、古田縣(新城鎮)、周寧縣(獅城鎮)
寧德介紹
寧德地區位于東經118032`-120043`、北緯26018'-27041`之間。地處福建省東北部,與臺灣省隔海相望。大陸部分南北長約155公里,東西寬約191公里,總面積1.34萬平方公里,大小島嶼344座,是東南沿海的黃金海岸組成部分。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溫13.4℃-20.2℃,年均降雨量1250-2350毫米,元霜期235-300天。寧德地區屬火山巖地帶,礦產資源種類繁多,非金屬礦尤為豐富。目前,已發現金屬和非金屬礦種97種,探明儲量的礦種有33種,礦產地100余處。金屬礦有鉬、鋅、鎢、銀、鎘、稀土等,非金屬礦有高嶺土、葉臘石、珍珠巖、硅灰石、明礬石、紫砂土、硅石、花崗巖、玄武巖、白云巖、河卵石、建筑砂、石墨、泥煤、水晶、礦泉水等。其中福安赤路鉬礦,福鼎的鉛鋅伴生銀鎘礦、銀硐硅灰石礦、員當花崗石礦,大章花崗石礦,普照山花崗石礦、白琳玄武巖礦、壽寧平溪葉臘石礦,周寧安后高嶺土礦、寧德赤溪高嶺土礦,古田嶺里葉臘石礦等均屬于大中型礦床。這些礦床不但儲量大、品位高,而且易于開采。寧德地區依山傍海,物產豐富。農業生產主要有種植業、養殖業、畜牧業、漁業、鄉鎮企業等。主要農作物有稻谷、小麥、甘蔗、甘薯、蔬菜、檳榔芋、茶葉等,銀耳、香菇之鄉美譽,水查的種類繁多,盛產四季芙蓉季、晚熟荔枝、龍眼、水蜜桃、無核柿、板栗、甜橙、油票等。牧業特產有福安杜花豬、福安水牛、古田黑番鴨、霞浦山羊等。海產品有寧德二都泥蚶、沙江牡蠣、官井洋大黃魚、對蝦、海帶、紫菜、石斑魚、淡水鰻、青蟹、甲魚等。寧德地區地方工業是以化工、醫藥、治金、拆船、電機電器、輕工食品、建筑建材等為主工業群體,門類比較齊全,輕重發展協調。主要工業行業分布有冶金、拆船、電力機電、電子、化工、機械、建材、森工、食品、紡織、縫紉、皮革、醫藥、造紙、印刷、玩具、文教用品等14個行業,工業產品種類達數千種,有一批產品久負盛名,暢銷海內外;重點產品中的60%采用了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有240多種產品榮獲國際金獎、國內金質產品獎、優質產品獎;電機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食用菌產量成為全國之冠;活性炭產品出口量居全國之首;以拆船為主的船舶修造工業,以玄武巖為主的石板材工業,以及鑄造工業等在全省、全國都具有獨特的優勢。閩東山水靈秀所鐘,天外書廊連綿不盡,有許多聞名海內外的風光名勝,素享“海上仙都”美稱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福鼎太姥山,巖石雄偉、幽洞回轉迷離,為漢武帝御封三十六名山之一。被明朝永樂皇帝賜以“天下第一山”的寧德支提山風景區內的支提寺是全國佛都重點寺觀,以珍藏歷代珍貴佛教文物著稱,寺內藏有有萬歷皇帝欽賜的五爪金龍紫衣、色釉御碗、高二米重千斤的鎏金毗盧遮那佛一尊、一尊鐵鑄“千圣天冠”佛像,并享有“不到支提不為僧”之譽。屏南縣的鴛鴦、獼猴自然保護區已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在那里能領略大自然的無比美妙?!叭A東少有福建第一”的周寧必龍際瀑布群和民風古樸、人魚同樂的浦源鯉魚溪令人流連忘返。唐貞元20年的本空海法師人唐之地霞浦赤岸以及建于唐貞元8年的古田臨水宮至今中外朝圣者洛繹不絕。閩東還是畬族聚居地,畬鄉村寨還保留著古樸的民俗風情。閩東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全區各縣(市)鄉(鎮)均通公路,總里程為4598公里網,北抵浙江、南達福州、西通閩北,古田縣黃田鎮是萊(州)福(州)鐵路線中轉站,形成閩東陸上公路、鐵路的聯運網。全區已建千噸級商業碼頭7座,漁業碼頭21座。三都澳內的漳灣以及姚家嶼、三沙、下白石、沙埕等港口為中國輪船公司外貿運輸起運點,寧德三都澳城澳對外運輸開放,閩東水陸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賽岐港,是“國輪”外貿運輸裝卸點,賽岐──香港海上貨運航線通航,三沙灣是省對臺貿易的重要口岸和進口廢鋼船的海面交接點全區已開辟直達香港、上海、廣州、青島等九條不定期航線。寧德地區外運支公司承辦出口貨物的陸、海空運輸。方便的交通,為擴大開放繁榮經濟,促進旅游提供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