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
漳州簡介
人口:全市總人口452萬人 區號:0596 郵編:363000
地理位置:漳州地處福建省最南端,與臺灣島隔海相望,南臨港澳,處于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多樣,山地、丘陵和平原俱全,漳州平原是福建第一大平原。漳州市海岸線全長680多公里。
行政區域: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區、漳浦縣、云霄縣、詔安縣、東山縣、南靖縣、平和縣、長泰縣、華安縣
漳州介紹
漳州西北多山,東南臨海,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多樣,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西北部橫亙著博平嶺山脈,海拔700至1000米,平和縣境內的大芹山為最高點,海拔1544米,其他較著名的山嶺,有平和縣的小芹山、錄通山、長泰縣的天柱山、良崗山、漳浦縣的梁山,詔安縣的九侯山,云霄、詔安、漳浦三縣交界的烏山等。全市山地面積8000平方公里。海拔80-240米的丘陵地約2956平方公里,僅地面積的23.56%。漳?最大的河流是九龍江。九龍江發源于博平嶺山脈,分北溪、西溪兩條干流,橫貫華安、長泰、平和、南靖、薌城、龍海市等六個縣區。兩條干流在龍海市的三叉河匯合后,又分流進東海。干流長258公里,合支流共長1923公里。九龍江在福建省是僅次于閩江的第二大河,除九龍江外,境內較大的河流還有云霄縣的漳江,詔安縣的東溪,漳浦縣的鹿溪,長泰縣的龍津江。九龍江沿岸有許多河谷盆地。在九龍江下游的漳州平原有566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平原。由于土地肥沃,盛產稻谷、甘蔗、水果和其他經濟作物。漳州地處福建省最南端,對面是臺灣,南臨港澳,處于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多樣,山地、丘陵和平原俱全,漳州平原是福建第一大平原。漳州市海岸線全長680多公里。漳州山川秀美,人文薈萃,是一處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游勝地。主要景點有:東山島、云洞巖、南山寺、三坪寺、慈濟宮、靈通巖、仙字潭、百花村、天寶蕉林、土樓以及歷史名人遣址黃道周紀念館、威惠廟、陳元光墓等。開辟了海濱度假、宗教朝圣、尋根訪祖、土樓之旅、花果觀賞等特色旅游項目。漳州名人薈萃,文化昌盛。歷史上除了開辟漳州的將領陳政、陳元光,丁儒外,還出現了高登、陳淳、林偕春、黃道周、張燮、唐朝彝、藍鼎元、莊亨陽、蔡新等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史學家、數學家和地理學家。清初出現了以謝?樵、沈古松、汪志周為代表的“詔安畫派”。現代詔安畫家較著名的有“三沈”:沈福文、沈柔堅、沈耀初。近代著名的文學家則有林語堂、楊騷、許地山。有譽滿海內外,多次出國獻藝的布袋木偶戲、薌劇、潮劇。民間文藝豐富多彩,有錦歌、竹馬戲、大車鼓舞蹈和精致的剪紙藝術。有被譽為中國女排獲取世界冠軍的搖籃??漳州體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