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
巢湖簡介
人口:總人口453萬人 區號:0565 郵編:238000
地理位置:位于江淮丘陵東部,距合肥60公里、蕪湖50公里、南京130公里。
行政區域:轄居巢區以及和縣、含山、無為、廬江四縣。
巢湖介紹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瀕臨長江,環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巢湖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周邊與南京、合肥、安慶、蕪湖、馬鞍山、銅陵等市相鄰。淮南、合九鐵路及合寧、滬蓉、合巢蕪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長江流經巢湖市182公里,蕪湖—巢湖公鐵兩用大橋和銅陵—巢湖公路大橋橫跨長江天塹。依托蕪湖朱家橋外貿碼頭和南京、合肥兩個航空港,可借“船”出海。巢湖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藏有34種,其中磁鐵礦、硫鐵礦、明礬石、石灰石和石膏礦等儲量巨大。巢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盛產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產品,“巢湖三珍”(銀魚、白米蝦、螃蟹)享有盛譽。巢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觀130多處,江、湖、山、泉并存,以水見長,湖光、溫泉、山色是“巢湖風景三絕”。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巢湖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農業結構不斷優化。五個縣(區)均被列入全國糧棉生產大縣,并先后進入全國糧、油百強縣行列。“兩水一菜”(即水產、水禽、蔬菜)發展迅速,水產品產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種水產品產量居全省第一;家禽已形成20多個較大規模的養殖小區:蔬菜面積100萬畝,是長江中下游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工業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基本形成建材、機械、紡織、醫藥、食品等支柱產業,擁有一批具有一定實力和規模并在省內外同行業中占有一定地位的骨干企業。目前,全市有大中型企業54戶,有皖維高新、巢東股份、新力藥業、華星化工四家上市公司。旅游業快速發展。建成了褒禪山、華陽洞等五大溶洞和太湖山等四個國家森林公園及半湯、湯池、香泉等溫泉度假區。城市基礎設施顯著改善,綜合配套功能明顯增強,榮獲“全國衛生先進城市”稱號。撤地設市以來,巢湖連續6年開展解放思想,優化環境活動,連續5年開展對外開放年活動,積極實行鼓勵外來投資政策,建立了市、縣(區)行政服務中心,市縣鄉三級行政服務網絡,實行“一站式”服務,“一條龍”投資審批手續。營造了良好的政務環境、創業環境和人居環境。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巢湖市以加快發展、富民強市為主題,立足區位、資源等優勢,加快“四個基地、一個后花園”建設,即建成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和資金外溢承接基地,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高素質勞務輸出基地,周邊大中城市科研院所技術成果轉化基地和周邊城市旅游的“后花園”。巢湖正在向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環境優美、城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湖濱城市目標邁進。巢湖是一片開放的熱土。巢湖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朋友前來投資興業。我國第五大淡水湖??巢湖,方圓800里,是皖中著名的旅游勝地。它煙波浩渺,白帆點點,宛如一只碗夾在長江和淮河之間。湖中央有姑山,姥山兩個島嶼,湖四周有半湯,香泉,湯池,三大溫泉和太湖山,雞籠山,冶父山,天井山四個國家森林公園,還有仙人,紫薇,王喬,華陽,伯山五大溶洞。這些天然奇觀,點綴著巢湖沿岸,猶如“眾星捧月”,組成了一幅絕妙的立體山水畫。關于巢湖的成因,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巢湖本是陸地,一夜之間陷成湖泊。當地一位焦婆,先知先覺,引導百姓登山避災,人們為了感激她,把巢湖又稱為“焦湖”。實際上,巢湖是斷陷構造湖,湖型狹長,從空中鳥瞰,像一鳥巢,故名“巢湖”。巢湖地區物產豐富,湖蟹、銀魚、蝦米、珍珠是這里著名的“水上四珍”。歷史上,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發生在這里,“商湯放桀于巢湖”,“五子胥過韶關”,“楚霸王烏江自刎”等都是家喻戶曉。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張治中、李克農“三上將”也出生在這里。眾多的名勝古跡和秀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形成了巢湖獨特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