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
盤錦簡介
區號:0427 郵編:124000
盤錦介紹
遼寧省盤錦市是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省轄市。位于遼河沖積平原的最南端,地理坐標在北緯40°41′---41°27′,東經121°31′---122°28′之間。西、北鄰錦州,東界鞍山,南臨渤海遼東灣。轄興隆臺、雙臺子兩區和大洼、盤山兩縣。區域面積4071平方公里,總人口120.8萬。盤錦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委分明,年平均氣溫8.6℃,無霜期170天,年平均降雨量627毫米,年日照時間在2700小時以上。盤錦,地勢平坦,景觀獨特,資源豐富,可謂物華天寶,被稱作美麗、富饒的遼河金三角。這里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油氣儲量占全國已探明的總儲量的10%,是我國第三大油田---遼河油田所在地,也是全國最大、世界第四大特種油生產基地。境內有連片水田、灘涂等資源,是遼寧省重要的商品糧、優質大米和水產品基地。有世界第一大葦田,是重要的造紙、建材原料基地。盤錦自然景觀比較優美,可謂特色天成。平原地貌、稻田、葦海、草原、井架、紅海灘、珍稀鳥類與河流交織成美麗壯觀的圖畫,使這里成為旅游觀光、回歸大自然的理想之地。盤錦人文景觀別具一格,可謂人文薈萃。這塊土地曾孕育了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他的祖塋以及他親手創辦的新民小學遺址都在盤錦境內。已經竣?quot;遼河碑林是全國唯一的通代碑林。盤錦的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即將竣工的京沈(北京---沈陽)高迅公路、正在建設中的盤海(盤錦---海城)高迅公路和秦沈(秦皇島---沈陽)高速鐵路均從境內穿過。盤錦,將成為遼寧的重要交通樞紐。豐富的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區位優勢,為盤錦告別南大荒的歷史,進而成為經濟發達、生活富庶、環境優美的新型石油化工城市和魚米之鄉奠定了基礎。1984年建市以來,沐浴著偉大祖國改革開放的春風,盤錦人民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圍繞加快油氣、農業等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譜寫了一曲曲富民強市的新篇章,推動了整個地區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蓬勃發展。到1999年底,國內生產總值實現251.5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絕對額在全省14個市中居第四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萬元,居全省各市之首,列全國第7位,是全國36個率選進入小康行列的城市之一。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350元,列全省第2位,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495元,列全省第一位。城鄉居民儲蓄人均1.2萬元。農業五色工程(以水稻生產為主的綠色工程,以水產養殖為主的藍色工程,以水果栽培為主的紅色工程,以大棚菜為主的白色工程,以黃牛飼養為主的黃色工程)產為化進程加快,鄉鎮企業迅速發展,糧食年總產量由建市初的63.7萬噸增加到89.2萬噸。水產品年總產量超過15萬噸。工業經濟迅速發展壯大,全市初步建成了天河,渤海、興隆三個工業區,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為主要支柱的產業基礎和工業體系,在全國工業500強中,盤錦已有遼可油田、遼寧華錦化工集團躋身其中。第三產業和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對,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結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城鄉建設日新月異,城市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服務輻射功能不斷增強。兩縣均已建成電話縣。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人民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和精神風貌發生了深刻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