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
丹東簡介
人口:人口230多萬。 區號:0415 郵編:118000
地理位置:位于遼寧省東南部,坐落在鴨綠江畔,黃海之濱,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新義州市隔江相望。
行政區域:轄元寶、振興、振安3個區,東港、鳳城2個縣級市和寬甸滿族自治縣。
丹東介紹
丹東歷史悠久,遠在1.8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勞動、生息、繁衍在這片土地上。公元前六世紀,這里屬周朝統轄。西漢時期在此設西安平縣(今媛河上尖村古城址)和武茨縣(今鳳城市劉家堡城址),而后歷朝歷代都在這里建制。安東由唐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設置安東都護府而得名。1876年,清政府設立安東縣。1882年,清政府與朝鮮訂立《中江通商章程》,在安東開辟市場與朝鮮直接通商。1907年,清政府宣布安東為貿易港。開港后,民族工商業興起,中外商賈云集,內外貿易興盛,城市經濟迅速發展,安東成為東北部地區的物資集散地和東北三大貿易口岸之一。1937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安東市,先后成為安東省和遼東省省會所在地。1954年6月起為遼寧省省轄市。1965年,國務院決定將安東市更名為丹東市,其含意“紅色東方之城”。丹東市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土地資源包括糧食種植、園地、林地、牧草和水哉在內的土地綜合利用率達92.2%;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煙草等經濟作物,柞蠶、草莓、板栗等林果業,以及土特產品等,品種和產量都十分可觀。東市是遼寧省重要林業基地之一,全境森林覆蓋率達61%,木材蓄積量3500萬立米,居遼寧省首位,是遼寧東南部的天然屏障,丹東市的野生植物種類眾多,分布很廣,是國際市場的暢銷商品。丹東市的礦藏資源品種很多,已發現的有56種礦產,其中,25種礦產已探明儲量,45種礦產已開發利用,1982年被國家列為全國59個重點成礦區之一。主要金屬礦產有金、鉛、鋅、銅等,主要非金屬礦產有硼、菱鎂、大理石、紅柱石、高嶺土,大理石、紅柱石、高嶺土等。其中,硼礦已探明儲量達3億多噸,占全國固體硼礦儲量的80%左右;菱鎂礦遠景儲量和開采量在國內都占有重要地位;高嶺土,大理石,紅柱石等礦儲量豐富。丹東市河流眾多,總經流量93.6億立方米,全市水資源總是達90.3億立米,取水量8.6億立方米;水質優良,水的總硬度,PH值,生物原生質和透明度都優于國際標準;人均占有水量3968立方米,是遼寧省人均占有水量的4倍,高于全國人均占有水量,為發展工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丹東市臨江沿海,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獨特,有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文物古跡可供旅游觀光。鳳凰山風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風城市境內、鳳凰山險、幽、奇、秀、文物古跡比比皆是。鴨綠江風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丹東市境內鴨綠江的渾江口至江海分界處的沿江區,全長210公里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由6大景區100多個組成,江中游可觀賞中朝兩國風光。大孤山風景區是省級風景名勝區,位于東港市西部,由大孤山古建筑群、小島和鹿島三個景區組成,文明遐邇的中日甲午海戰的主戰場就在鹿島景區內。青山溝風景區是省級風景名勝區,位于寬甸滿族自治縣的北部,由清山湖、飛瀑澗、虎塘溝3個景區126個景點36條瀑布組成。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寬甸滿族自治縣的北部,方圓近百公里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惜動植物,其固有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虎山長城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位于鴨綠江畔,愛河之濱與朝鮮隔江相望。修復后的明長城依山就勢,蜿蜒北去,是鴨綠江的重要景點。錦江山公園、鴨綠江公園、鴨綠江端橋和抗美援朝紀念館等是丹東市城市區內的主要旅游景點。商貿旅游區以鴨綠江大橋為起點,沿江而建,與朝鮮新義州市隔江相望,是新的游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