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
本溪簡介
人口:人口160萬。 區號:0414 郵編:117000
地理位置:地處遼寧省中部偏東,北距沈陽84公里,南到丹東193公里。
行政區域:現轄本溪、桓仁2個滿族自治縣和平山、明山、溪湖、南芬4個區。
本溪介紹
本溪是一座聞名遐爾的煤鐵之城,是國家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這里峰嶺聳翠,重巒疊嶂,山地約占總面積的80%。本溪市依山建城,群山環繞,又有太子河穿城而過。登高俯瞰全市,樓群在高崗低丘間鱗次櫛比,街道于山嶺之中縱橫交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構成獨特的城市景觀。本溪歷史悠久,在廟后山考古發掘出的古人類文化遺址表明,在四、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這不僅填補了我國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的空白,而且為研究東北亞人類分布和轉移提供了可貴的歷史資料。本溪在我國夏、商時期分別屬于青州、營州管轄,戰國時屬燕國遼東郡,唐代屬安東都護府遼城州,清末始設本溪縣,隸屬奉天府。本溪地處遼東山區,這里山高林密,是遼寧東部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河流縱橫,本溪確實是"水之源"地。但“本溪”名稱的由來,還另有淵源。本溪得名于本溪湖。本溪湖位于市內,湖面不及15平方米,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小的湖了。別看湖小,卻也小有名氣,曾被列入關東十景。清代同治年間處士高升先所書"遼東本溪湖"刻石于湖口,湖旁筑有慈航古寺,建于明末,梵音香火曾盛極一時。此湖四周峰巒回抱,外闊內狹,極似犀牛角做的酒杯,故稱“杯犀湖”,諧音“本溪湖”。從此,以湖名市。1939年正式設立本溪湖市。新中國成立后,才去掉"湖"字,定名為本溪市。本溪市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捷。東與吉林省集安、通化為鄰,距通化市150公里;南臨鳳城、丹東,距丹東市198公里;西和遼陽、鞍山接壤,距遼陽市46公里;北靠沈陽、撫順,距沈陽77公里,距撫順79公里。本溪交通四通八達,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沈本、沈丹高速公路的開通,使得本溪的交通更為便捷。大連港、營口鲅魚圈港、丹東港,桃仙國際機場,北京至朝鮮平壤的國際列車拉近了本溪與海外的距離,增進了與各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各城市間的友好往來、經濟協作與人才交流。本溪郵電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國際互聯網的開通、程控交換機、無線尋呼及移動電話的普及,使得本溪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也使得本溪成為地球村中光亮的一點。本溪市是中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國務院確定的全國較大城市,是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市,全國普法先進市,全國雙擁模范城......本溪有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觀,本溪水洞、關門山風景區、九頂鐵剎山讓人留連。本溪的美不只在自然,本溪的市區也在一天天美起來、亮起來,使人有一種置身園林的感覺,“衛星上看不到的城市”永遠不再屬于今天的本溪,花團緊簇、綠樹成蔭,綠色的本溪,花園般的城市,這才是今天的新本溪。本溪將伸出熱情的雙手,歡迎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