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哈嘉瑜伽,是從梵文Sahaja Yoga 音譯過來的。Sahaja 這個字的意思是“自然而然、與生俱來”,Yoga 這個字的意思是“聯合”,兩個字加起來的意思便是“自然的聯合”。
霎哈嘉瑜伽
簡介
霎哈嘉瑜伽是從梵文Sahaja Yoga 音譯過來的。Sahaja 這個字的意思是“自然而然、與生俱來”,Yoga 這個字的意思是“聯合”,兩個字加起來的意思便是“自然的聯合”。
古代的印度人相信,人作為個體或部分,是有方法自然地與宇宙整體大我的力量聯合起來的。他們稱宇宙的整體為“梵”,而“瑜伽”便是達到了“梵我合一”的境界。印度古代的經典,一再提到“瑜伽”,而在其它遠古的文化亦有類似的講法,如中國儒、道兩家所說的“天人合一”,便是同樣的意思。
與其他瑜伽的區別
瑜伽是一種很古老的知識,雖然其它文化亦有類似的知識,但一般學習瑜伽的人士,皆歸宗于印度的古籍,其中較為人熟知的是「薄伽梵歌」(Bhagava Gita)以及帕怛迦利(Patanjali)所著的「瑜伽經」(Yoga Sutra)。「薄伽梵歌」談到瑜伽三種不同的進路,以適應不同的人。而帕坦迦利所著的「瑜伽經」,更被視為瑜伽的教本。可是這種遠古的知識漸漸失傳,經典上的境界變成可望而不可及。后來在印度更出現一些瑜伽術士,希望通過一些近乎方術的方法(Trantric Yoga),去提升人體內的能量。名為瑜伽,實則離題萬丈。
現在較多人熟悉的是一種當做運動來做的瑜伽,這種瑜伽源出于哈達瑜伽(Hatha Yoga),是帕坦迦利所談的八支瑜伽之一。在「瑜伽經」,持戒、精進、調身、調息、攝心、凝神、入定、三摩地,是瑜伽的八個步驟。這是從最初步的調理身體開始,一步一步令人達到瑜伽(自覺)的境界。可是目前許多瑜伽課程卻將調身這個部分獨立來教,不斷練習各種式子,這樣當然不可能真正達到瑜伽的目的。而且那些式子本來只是為身體有毛病的人而設,一個式子治某種病及穴位。如果將所有式子不加分辨地練,就好像把甚么藥都一并吃下肚。在霎哈嘉瑜伽,若那人身體有嚴重問題,也許要練習某一式子一段時間,否則都可從靜坐學起。
原理
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內在的能量系統,它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首先是三條經脈:左脈、右脈和中脈。還有七個輪穴(Chakra),由下而上分別是根輪、腹輪、臍輪、心輪、喉輪、額輪和頂輪。
這個能量系統最重要的部分是靈量。靈量(昆達里尼Kundalini)梵文本意為“卷曲”,這個能量隱伏在中脈底部盆骨里一塊三角形的骨頭內,卷曲成三圈半。只有在適當條件下,這個沉睡的潛在能量才會被喚醒,并通過其上的幾個輪穴,到達大腦頂部的神經叢,最后穿越頂輪。此時我們便接通了宇宙的能量(合一),同時進入真正的靜坐狀態。
特點
霎哈嘉瑜伽是這個新時代的一種革命性的靜坐法,具有許多一般靜坐法無可企及的地方:
(1)提升靈量:在過去,瑜伽練習者都要通過長期和艱苦的修行,潔凈自己的身體,由下而上逐個輪穴打開,最后才能打開頂輪,與外界無所不在的能量合一,實現他的自覺。但由于錫呂·瑪塔吉女士與生俱來的能力,霎哈嘉瑜伽練習者能在短時間內把潛藏在脊柱底部的靈量發動起來,提升至頭頂,并把頂上的輪穴打開少許,然后借著外界宇宙能量的幫助,滋養及打開身體各個輪穴。
(2)經驗驗證:靈量提升至頂輪時,通常練習者會在頭頂上方及兩手手心感到陣陣涼意。旁人用手探測,亦可感到一陣清涼,這表示靈量真的升起,不是一種心理作用或主觀的感受。
(3)集體意識:練習一定時間以后,與宇宙能量的溝通便得到鞏固,練習者亦能發展出一種新的知覺能力,我們稱之為集體意識。通過這種新的知覺,我們可以在指掌上感知自己體內相應輪穴的毛病,從而給自己醫治。這種意識不但讓我們可以了解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同時我們亦可感知他人身體的問題,并且幫助他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