鑭lán
鑭:原子序數(shù)57,原子量138.9055,元素名來源于希臘文,原意是“隱蔽”。1839年瑞典化學家莫桑德爾從粗硝酸鈰中發(fā)現(xiàn)鑭,并確認是一種新元素。鑭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0183%,是稀土元素中含量最豐富的一個。鑭有兩種天然同位素:鑭139和放射性鑭138。
鑭lán
鑭:原子序數(shù)57,原子量138.9055,元素名來源于希臘文,原意是“隱蔽”。1839年瑞典化學家莫桑德爾從粗硝酸鈰中發(fā)現(xiàn)鑭,并確認是一種新元素。鑭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0183%,是稀土元素中含量最豐富的一個。鑭有兩種天然同位素:鑭139和放射性鑭138。
鑭:銀白色的軟金屬,有延展性。化學性質活潑。能與水作用。易溶于稀酸。在空氣中易氧化;加熱能燃燒,生成氧化物和氮化物。在氫氣中加熱生成氫化物。鑭為可鍛壓、可延展的銀白色金屬,質軟可用刀切開;熔點921°C,沸點3457°C,密度6.174克/厘米³。鑭化學性質活潑,在干燥空氣中迅速變暗,在冷水中緩慢腐蝕,熱水中加快;鑭可直接與碳、氮、硼、硒、硅、磷、硫、鹵素等反應;鑭的化合物呈反磁性。高純氧化鑭可用于制造精密透鏡;鑭鎳合金可做儲氫材料,六硼化鑭廣泛用作大功率電子發(fā)射陰極。
元素名稱:鑭(lán)
元素原子量:138.9
元素類型:金屬
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20.73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ppm) :0.002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太平洋表面 0.0000026
地殼中含量:(ppm):32
原子序數(shù):57
氧化態(tài):Main La+3
元素符號:La
元素中文名稱:鑭
元素英文名稱:Lanthanum
核內質子數(shù):57
核外電子數(shù):57
核電核數(shù):57
質子質量:9.5361E-26
質子相對質量:57.399
所屬周期:6
所屬族數(shù):IIIB
摩爾質量:139
密度:6.7
熔點:920.0
沸點:3469.0
外圍電子排布:5d1 6s2
核外電子排布:2,8,18,18,9,2
晶體結構:晶胞為六方晶胞。
晶胞參數(shù):
a = 377.2 pm
b = 377.2 pm
c = 1214.4 pm
α = 90°
β = 90°
γ = 120°
莫氏硬度:2.5
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率:(m/S):2475
電離能 (kJ /mol)
M - M+ 538.1
M+ - M2+ 1067
M2+ - M3+ 1850
M3+ - M4+ 4819
M4+ - M5+ 6400
M5+ - M6+ 7600
M6+ - M7+ 9600
M7+ - M8+ 11000
M8+ - M9+ 12400
M9+ - M10+ 15900
顏色和狀態(tài):銀白色金屬
原子半徑:2.74
常見化合價:+3
鑭 - 發(fā)現(xiàn)
發(fā)現(xiàn)人:莫桑德爾(C.G.Mosander)
發(fā)現(xiàn)時間和地點:1839 瑞典
鈰和釔被發(fā)現(xiàn)后,雖然一些化學家們意識到,它們不是純凈的元素,但是直到它們被發(fā)現(xiàn)大約40年后,由于瑞典化學家莫桑德爾等人耐心的分析才把謎解開。莫桑德爾是貝齊里烏斯的學生和助手,他對發(fā)現(xiàn)和研究稀土元素作出較大貢獻。1839年他將硝酸鈰加熱分解,發(fā)現(xiàn)只有一部分溶解在硝酸中。他把溶解的氧化物稱為鑭土(lanthana),元素稱為lanthanum(鑭),元素符號是La,來自希臘文lanthanō(“隱藏”)。鑭以及接著發(fā)現(xiàn)的鉺、鋱打開了發(fā)現(xiàn)稀土元素的第二道大門,是發(fā)現(xiàn)稀土元素的第二階段。他們的發(fā)現(xiàn)是繼鈰和釔兩個元素后又找到稀土元素中的三個。
元素來源:
鑭的制備一般由水合氯化鑭經脫水后,用金屬鈣還原,或由無
水氯化鑭經熔融后電解而制得。在潮濕空氣中迅速失去光澤,生成無色化合物,它存在于稀土礦中,通常把它歸在稀土族內,是混合稀土的一種主要成分。
元素用途:
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應用于壓電材料、電熱材料、熱電材料、磁阻材料、發(fā)光材料(蘭粉)、貯氫材料、光學玻璃、激光材料、各種合金材料等。她也應用到制備許多有機化工產品的催化劑中,光轉換農用薄膜也用到鑭,在國外,科學家把鑭對作物的作用賦與"超級鈣"的美稱。可制合金,亦可做催化劑。因此,常用來制造昂貴的照相機鏡頭。138La是放射性的,半衰期為1.1×1011年,曾被試用來治療癌癥。
鑭 - 氧化鑭
名稱: 氧化鑭;lanthanum oxide
資料: La2O3 分子量325.84
白色無定形粉末。密度6.51g/cm3。
熔點2217℃。沸點4200℃。微溶于水,易溶于酸而生成相應的鹽類。露置空氣中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逐漸變成碳酸鑭。灼燒的氧化鑭與水化合放出大量的熱。
應用領域:主要用于制造制特種合金精密光學玻璃、高折射光學纖維板,適合做攝影機、照相機、顯微鏡鏡頭和高級光學儀器棱鏡等。還用了制造陶瓷電容器、壓電陶瓷摻入劑和X射線發(fā)光材料溴氧化鑭粉等。由磷鈰鑭礦砂萃取或由灼燒碳酸鑭或硝酸鑭而得。也可以由鑭的草酸鹽加熱分解可以制得。用作多種反應的催化劑,如摻雜氧化鎘時催化一氧化碳的氧化反應,摻雜鈀時催化一氧化碳加氫生成甲烷的反應。浸滲入氧化鋰或氧化鋯(1%)的氧化鑭可用于制造鐵氧體磁體。是甲烷氧化偶聯(lián)生成乙烷和乙烯的非常有效的選擇性催化劑。用于改進鈦酸鋇(BaTiO3)、鈦酸鍶(SrTiO3)鐵電體的溫度相依性和介電性質,以及制造纖維光學器件和光學玻璃。
鑭 - 氫化鑭
lanthanum hydride
分子式: LaH1.95~3
性質:二氫化鑭具有立方結構、三氫化鑭為面心立方結構LaH2的磁性比金屬鑭略下降,而LaH3為抗磁性。LaH2,LaH3導電性能低于金屬La。用金屬鑭和H2直接反應可制取鑭的氫化物。鑭與鐵、鎳、鈷形成的合金和氫形成的化合物可以制備貯氫材料。
鑭 - 碳酸鑭
名稱碳酸鑭;lanthanum carbonate
資料:分子式:La2(CO3)•8H2O
性質:一般均含有一定的水合水分子。是斜方晶系,能和大多數(shù)酸反應,在25℃水中溶解度2.38×10-7mol/L。在900℃時可熱分解為三氧化二鑭。在熱分解過程可產生堿式鹽La2O3•2CO2•2H2O。碳酸鑭可與堿金屬碳酸鹽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復鹽La2(CO3)3•Na2SO4•nH2O。向可溶性的鑭鹽的稀溶液中加入略過量碳酸銨即可制得碳酸鑭沉淀。
鑭 - 鑭系元素
鑭系元素:lanthanide element,周期系ⅢB族中原子序數(shù)為
57~71的15種化學元素的統(tǒng)稱。包括鑭、鈰、鐠、釹、钷、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镥,它們都是稀土元素的成員。
鑭系元素通常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比較軟,有延展性并具有順磁性。鑭系元素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新切開的有光澤的金屬在空氣中迅速變暗,表面形成一層氧化膜,它并不緊密,會被進一步氧化,金屬加熱至200~400℃生成氧化物。金屬與冷水緩慢作用,與熱水反應劇烈,產生氫氣,溶于酸,不溶于堿。金屬在200℃以上在鹵素中劇烈燃燒,在1000℃以上生成氮化物,在室溫時緩慢吸收氫,300℃時迅速生成氫化物。鑭系元素是比鋁還要活潑的強還原劑,在150~180℃著火。鑭系元素最外層(6S)的電子數(shù)不變,都是2。而鑭原子核有57個電荷,從鑭到镥,核電荷增至71個,使原子半徑和離子半徑逐漸收縮,這種現(xiàn)象稱為鑭系收縮。由于鑭系收縮,這15種元素的化合物的性質很相似,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在水中溶解度較小、堿性較強,氯化物、硝酸鹽、硫酸鹽易溶于水,草酸鹽、氟化物、碳酸鹽、磷酸鹽難溶于水。
鑭 - 鑭石
lanthanite ,分子式:(La,Ce)2[CO3]3•8H2O,性質:斜方晶系。晶體呈板狀;通常成細粒狀及土狀集合體。顏色灰白、淡紅或淡黃色。莫氏硬度2.5~3。相對密度2.605。珍珠光澤,土狀者光澤暗淡。偶爾與其他稀土碳酸鹽礦物相伴,產于某些蝕變石灰?guī)r內。是提煉鑭、鈰元素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