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xī),符號:Se,英文名稱:Selenium,非金屬元素,是有灰色單質金屬光澤的固體,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率:(m/S):3350,密度:4.81克/厘米³,熔點:217℃,沸點: 684.9℃,硒與它的同族元素硫相比,在地殼中的含量少得多。硒成單質存在的礦是極難找到的。硒是從燃燒黃鐵礦以制取硫酸的鉛室中發現的,是貝齊里烏斯發現鈰、釷后發現的又一個化學元素。他命名這種新元素為selenium。他還發現到硒的同素異形體。
硒
化學元素解釋
基本信息
元素名稱:硒
元素類型:非金屬元素
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 16.45 立方厘米/摩爾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太平洋表面 0.000000015 ppm
地殼中含量:(ppm) 0.05 ppm
自然環境中發現的最高含量:(ppm) 30000 ppm
硒 - 理化常數
相對原子質量:78.89
原子序數:34
氧化態: 主要化合價 Se+4,Se+6 其他 Se-2
化學鍵能:(kJ /mol) Se-H 305 Se-C 245 Se-O 343 Se-F 285 Se-Cl 245 Se-Se 330
晶胞參數: a = 905.4 pm b = 908.3 pm c = 1160.1 pm α = 90° β = 90.810° γ = 90°
質子數:34
中子數:45
摩爾質量:79mol
原子半徑:1.22
電子層排布:2-8-18-6
價層電子排布 [Ar]4s2 3d10 4p4 或者[Ar]3d10 4s24p4
電子層:KLMN
晶體結構:晶胞為六方晶胞。
電離能 (kJ/ mol) M - M+ 940.9 M+ - M2+ 2044 M2+ - M3+ 2974 M3+ - M4+ 4144 M4+ - M5+ 6590 M5+ - M6+ 7883 M6+ - M7+ 14990 M7+ - M8+ 19500 M8+ - M9+ 23300 M9+ - M10+ 27200
莫氏硬度:2
常見化合價:+4、+6
同位:Se-74 Se-76 Se-77 Se-78 *Se-80 Se-82
顏色和狀態:有灰色金屬光澤的固體
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率:(m/S) 3350
密度:4.81克/立方厘米。
熔點:217℃。
沸點:684.9℃。
發現
發現人:永斯·雅各布·貝采利烏斯(Jöns Jakob Berzelius),并命名為Selene,希臘語,月亮的意思。
發現年份:1817年
發現過程:1817年,瑞典的貝采利烏斯從硫酸廠的鉛室底部的紅色粉狀物物質中制得硒。他還發現到硒的同素異形體。他還原硒的氧化物,得到橙色無定形硒;緩慢冷卻熔融的硒,得到灰色晶體硒;在空氣中讓硒化物自然分解,得到黑色晶體硒。
簡介
硒被國內外醫藥界和營養學界尊稱為“生命的火種”,享有“長壽元素”、“抗癌之王”、“心臟守護神”“天然解毒劑”等美譽。硒在人體組織內含量為千萬分之一,但它卻決定了生命的存在,對人類健康的巨大作用是其他物質無法替代的。缺硒會直接導致人體免疫能力下降,臨床醫學證明,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種疾病都與人體缺硒有關,如癌癥、心血管病、肝病、白內障、胰臟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統疾病等等。據專家考證,人需要終生補硒。無論是動物實驗還是臨床實踐,都說明了應該不斷從飲食中得到足夠量的硒,不能及時補充,就會降低祛病能力。人應該像每天必須攝取淀粉、蛋白質和維生素一樣,每天必須攝入足夠量的硒。因此,補硒已經成為我們追尋健康的一種潮流,也是勢在必行的健康使命。據地質學家考證:中國72%的地區屬于缺硒地區,糧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較低;華北、東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屬于缺硒地區,中國二十二個省市的廣大地區,約七億人生活在低缺硒地區。科學家測定:有些疾病,特別是腫瘤、高血壓、內分泌代謝病、糖尿病、老年性便秘都與缺硒有關。中國著名營養學家于若木指出:“人體缺硒是關系到億萬人民健康的大事,我們應當象補碘那樣抓好補硒工作,特別注意抓老年人的補硒工作,當務之急要做好兩件大事:一是各種輿論媒體應當向居民普及宣傳有關硒與人體健康的知識,使居民提高對如何防止缺硒的認識;二是著手開發與生產高硒產品,加大力度推廣富硒產品”。在已知的六種固體同素異形體中,三種晶體(α單斜體、β單斜體,和灰色三角晶)是最重要的。也以三種非晶態固體形式存在;紅色和黑色的兩種無定形玻璃狀的硒。前者性脆,密度4.26克/厘米3;后者密度4.28克/厘米3。第一電離能為9.752電子伏特。硒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硒(SeO2)。也能直接與各種金屬和非金屬反應,包括氫和鹵素。不能與非氧化性的酸作用,但它溶于濃硫酸、硝酸和強堿中。溶于水的硒化氫能使許多重金屬離子沉淀成為微粒的硒化物。硒與氧化態為+1的金屬可生成兩種硒化物,即正硒化物(M2Se)和酸式硒化物(MHSe)。正的堿金屬和堿土金屬硒化物的水溶液會使元素硒溶解,生成多硒化合物(M2Sen),與硫能形成多硫化物相似。
來源
硒資源概況
硒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5 X 10^-6,通常極難形成工業富集.硒的賦存狀態大概可分為3類:一類以獨立礦物形式存在,其次以類質同像形式存在,第三以黏土礦物吸附形式存在。其中以獨立硒礦物產出的要相對少得多,這是因為硒在地殼中的豐度比硫低上千倍,硒與硫同屬氧族元素,二者某些地球化學性質,如離子半徑(S 一為0.184 nm,Se 一為0.191 nm)、離子電位(S 一為一1.09 eV,Se 一為一1.05 eV)、晶格能(S 一為1.15,Se。一為1.10)等十分相似,硒易取代硫化物中的硫而不易形成硒化物.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硒礦物百余種,其中首次在中國發現的僅兩種:即硒銻礦(antimonselite,Sb2Se3)和單斜藍硒銅礦 (CuSeO3·2H20).由于硒形成獨立礦物的條件非常有限,過去認為僅僅在巖漿期后的熱液活動階段并且硫逸度低的條件下,才可以形成大量硒的獨立礦物.近年來發現硒在某些黑色巖系建造中有富集現象.例如在中國的興山白果園銀釩礦床(產于震旦系陡山沱組)中發現了硒銀礦、輝硒銀礦和富硒硫鍺銀礦;西秦嶺拉爾瑪一邛莫金一硒礦床中發現了硒硫銻礦、硒硫銻銅礦、灰硒鉛礦和硒鎳礦等及湖北恩施漁塘壩硒礦床中發現了硒鐵銅礦硒銅藍、藍硒銅礦和方硒銅礦等。
硒礦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①巖漿巖型(銅一鎳硫化物)礦床,為最主要的一種伴生硒礦床類型,其儲量約占全國的1/2,硒礦物主要存在于硫化物中;② 斑巖型(銅)礦床、Pb—zn礦床和錫石一硫化物礦床,這些都是含硒的熱液礦床,除此以外,還有含se和Te的金銀礦床及含硒化物的瀝青鈾礦礦床;③火山及火山沉積成因礦床,很多火山成因的硫礦床中常含有Se,有時可達百分之幾,而黃鐵礦型礦床也是提取硒的來源之一;④沉積型獨立硒礦床,如釩、鉀、鈾礦床,黑色頁巖、碳質硅質、煤、磷塊巖等礦床.
硒是煤中除S、N、F、CI、Br、Hg外,極易揮發的微量元素,是煤中潛在的有毒微量元素之一,也是燃煤的元素之一,煤中硒大部分分布于黃鐵礦中。用同步輻射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發現,英國煤中黃鐵礦中硒為0-1250 ppm,平均為97ppm,白鐵礦中為2-452ppm,平均為108 ppm,同時發現硒在黃鐵礦中分布具有隨機性.對歐美部分煤中礦物分析后,發現黃鐵礦中硒含量明顯高于高嶺石、伊利石和石英,原因在于有機巖作為還原劑易于
將Se自循環水中析出,因此煤中可以存有大量的Se,與已知許多煤中的Ge和As含量相似。等估算燃煤排放硒,火電工業為108×10 775×10kg/a,其他工業及民用燃煤排放為792×10 1980×10 kg/a,占全球人為硒排放量的50% 以上.美國煤燃燒引起的大氣硒排放量占總量的62% ,而加拿大僅占25%。
工業上硒的生產
工業提取硒的主要原料(90%)是銅電解精煉所產生的陽極泥,其余來自鉛、鈷、鎳精煉產出的焙砂以及硫酸生產的殘泥等。由于銅電解陽極泥中硒是以硒化合物形式與貴金屬共生,硒含量約5%~25%(質量分數)所以工藝上一般是先回收貴金屬金、銀,然后再回收硒,也可以采用先從陽極泥中回收硒,再產出金銀合金的方法。
目前,國內外處理陽極泥的工藝主要有三大類:一是全濕法工藝流程.主要過程為:銅陽極泥一加壓浸出銅、碲一氯化浸出硒、金一堿浸分鉛一氨浸分銀一金銀電解;二是以濕法為主,火法、濕法相結合的半濕法工藝流程,為國內目前大多數廠家所采用。主干流程為:銅陽極泥一硫酸化焙燒蒸硒一稀酸分銅一氯化分金一亞鈉分銀一金銀電解;三是以火法為主,濕法、火法相結合的火法流程,主干流程為:銅陽極泥一加壓浸出銅、碲一火法熔煉、吹煉一銀電解一銀陽極泥處理金。
工業生產硒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將陽極泥氧化焙燒和SeO2蒸餾,過程是將氣態SeO2焙燒氣體在洗滌塔用溶液捕獲,然后在SO2作用下在酸性介質中或用堿液沉淀硒;另一種是在氧化氣氛中加純堿燒結陽極泥,使硒轉化為硒化鈉或硒酸鈉水溶性溶液,過程是在燒結條件下使硒與硒化物氧化為易溶于水的亞硒酸鈉或硒酸鈉,再通過吹洗從溶液中分離出硒。
主要用途
硒的光敏材料
如:干印術的光復制,這是利用無定形硒的薄漠對于光的敏感性,能使含有鐵化合物的有色玻璃退色。也用作油漆、搪瓷、玻璃和墨水中的顏色、塑料。還用于制作光電池、整流器、光學儀器、光度計等。硒在電子工業中可用作光電管、太陽能電池,在電視和無線電傳真等方面也使用硒。硒能使玻璃著色或脫色,高質量的信號用透鏡玻璃中含2%硒,含硒的平板玻璃用作太陽能的熱傳輸板和激光器窗口紅外過濾器。
硒的催化劑
冶金方面,電解錳行業的硒用量占到中國全部硒產量的較大比重,此外,含硒的碳素鋼、不銹鋼和銅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高速切削,加工的零件表面光潔;硒與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用以制造低壓整流器、光電池、熱電材料。硒以化合物形式用作有機合成氧化劑、催化劑,可在石油工業上應用。硒加入橡膠中可增強其耐磨性。硒與硒化合物加入潤滑脂。
硒的營養元素
由于硒是動物和人體中一些抗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內起著平衡氧化還原氛圍的作用,研究證明具有提高動物免疫力作用,在國際上硒對于免疫力影響和癌癥預防的研究是該領域的熱點問題,因此,硒可作為動物飼料微量添加劑,也在植物肥料中添加微量元素肥,提高農副產品含硒量。硒已被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成人攝入量為每日50-250微克,而中國2/3地區硒攝入量低于最低推薦值,因此,中國是一個既有豐富硒資源,又存在大面積硒缺乏地區,這也是國際學者對中國感興趣的原因。據統計,全世界42個國家和地區缺硒,中國有72%的地區處于缺硒和低硒生態環境之中。由于獨特的地質地理環境,使得位于秦巴山深處的安康,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富硒地層最厚、最宜開發利用的富硒區,屬于中國罕見富硒區。在這一緯度帶上的區域被稱為中國硒谷。在這一區域生長的植被,含有充足的硒元素,可以滿足人們缺硒的需求。據地質學家考證:中國72%的地區屬于缺硒地區,糧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較低;華北、東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屬于缺硒地區,中國二十二個省市的廣大地區,約七億人生活在低缺硒地區。科學家測定:有些疾病,特別是腫瘤、高血壓、內分泌代謝病、糖尿病、老年性便秘都與缺硒有關。中國著名營養學家于若木指出:“人體缺硒是關系到億萬人民健康的大事,我們應當象補碘那樣抓好補硒工作,特別注意抓老年人的補硒工作,當務之急要做好兩件大事:一是各種輿論媒體應當向居民普及宣傳有關硒與人體健康的知識,使居民提高對如何防止缺硒的認識;二是著手開發與生產高硒產品,加大力度推廣富硒產品”。硒被國內外醫藥界和營養學界尊稱為“生命的火種”,享有“長壽元素”、“抗癌之王”、“心臟守護神”“天然解毒劑”等美譽。硒在人體組織內含量為千萬分之一,但它卻決定了生命的存在,對人類健康的巨大作用是其他物質無法替代的。缺硒會直接導致人體免疫能力下降,臨床醫學證明,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種疾病都與人體缺硒有關,如癌癥、心血管病、肝病、白內障、胰臟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統疾病等等。據專家考證,人需要終生補硒。無論是動物實驗還是臨床實踐,都說明了應該不斷從飲食中得到足夠量的硒,不能及時補充,就會降低祛病能力。人應該像每天必須攝取淀粉、蛋白質和維生素一樣,每天必須攝入足夠量的硒。因此,補硒已經成為我們追尋健康的一種潮流,也是勢在必行的健康使命。
補硒十大功效
1.提高人體免疫力;2、抗氧化、延緩衰老;3、保護修復細胞;4、參與糖尿病的治療;5、防癌抗癌 6.保護眼睛;7、提高紅細胞的攜氧能力;8、防治心腦血管疾病;9、解毒、防毒、抗污染;10、保護肝臟。
對人體功用
硒——抗癌之王
科學界研究發現,血硒水平的高低與癌的發生息息相關。大量的調查資料說明,一個地區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與癌癥的發病率有直接關系。目前癌癥治療中使用硒輔助治療十分普遍。
硒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重要的抗衰老元素
廣西巴馬縣是世界著名四大長壽地區之一。中國科學院專家對巴馬的研究表明:巴馬土壤、谷物中的硒含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0倍以上,百歲老人血液中的硒含量高出正常人的3-6倍。后來在安徽省石臺縣又發現一個長壽村。80歲以上老人占全村人口的12%。更為奇特的是50年來未發現一例癌癥患者、心腦血管、糖尿病患者和肥胖患者。經對該村土壤中硒含量分析測定表明:硒含量高出一般地方10倍。原來,硒元素是抗氧化劑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人體補充了充足的硒元素,就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延緩衰老,另外曾經有專家用納米硒對患者進行臨床補充研究,發現硒如果配合維生素E、β—胡蘿卜素進行適量補充,效果會更加出色。
硒 - 硒——明亮使者
生物學家們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硒對視覺器官的功能是極為重要的。硒能催化并消除對眼睛有害的自由基物質,從而保護眼睛的細胞膜。若人眼長期處于缺硒狀態,就會影響細胞膜的完整,從而導致視力下降和許多眼疾病如白內障、視網膜病、夜盲癥等的發生。目前,一些大城市的醫院對眼病患者已開展硒治療,臨床表明,硒對提高視力確有明顯的作用,能治療白內障、視網膜病等多種眼疾。
硒——心臟守護神
硒是維持心臟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對心臟肌體有保護和修復的作用。人體血硒水平的降低,會導致體內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減退,造成有害物質沉積增多,血壓升高、血管壁變厚、血管彈性降低、血流速度變慢,送氧功能下降,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升高,然而科學補硒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都有較好的作用。
硒——肝病天敵
位于長江三角洲的江蘇啟東地區是漁米之鄉,經濟發達,但是長期以來這里的人們肝癌、肝炎發病率極高,發病原因不清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的專家們經16年研究終于找出原因 ,原來這里的水、土壤、糧食中缺少元素“硒”,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從水和糧食中獲取的硒很少,體內硒含量特別低,而體內缺硒的人易被肝炎病毒傳染。此外,體內長期缺硒的肝炎患者轉化為肝癌病人的危險是其它人群的202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硒可以使肝炎病人的病情好轉,使肝炎病人發生癌癥的比例大大降低。專家們表示:即使在不缺硒的周
硒——恢復胰島功能
硒是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島β細胞氧化破壞,使其功能正常,促進糖份代謝、降低血糖和尿糖。醫生通過讓糖尿病人定量服硒,可以起到保護和恢復胰島功能的作用,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的癥狀,降低尿中的葡萄糖和血紅蛋白水平。所以,有人稱硒是微量元素中的“胰島素”。
硒——解毒排毒
硒與金屬的結合力很強,能抵抗鎘對腎、生殖腺和中樞神經的毒害。硒與體內的汞、錫、鉈、鉛等重金屬結合,形成金屬硒蛋白復合而解毒、排毒。因此經常接觸有毒有害工作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補硒。另外,在工作環境中或生活中,經常接觸電視、電腦、手機等輻射干擾的人,要補硒,因為補硒可以保護造血
硒——抗氧化性防衰老
硒的重要營養生理作用是參與機體谷胱甘肽氧化酶(gluth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組成,是GSH-PX的活性中心元素,其抗氧化作用也是通過谷胱甘肽氧化酶實現的。GSH-PX對機體氫或脂的過氧化物具有較強的還原作用,催化還原性谷胱甘肽(GSH)把體內有害的不飽和氫過氧化物(ROOH)還原為無害的羥基化合物,并使過氧化氫(H202)分解,從而保護細胞膜結構的完整。劉純仁(1996)報道:體內缺硒可使動物體內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導致組織體過氧化物不能及時分解而對組織發生損害,而補硒后其酶活性增高。
研究表明,硒是GSH-PX中起氧化還原催化作用的僅有原子,存在于多肽鏈上的硒代半胱氨酸是酶的催化部分,其中硒氫基(-SeH)代表酶的活性還原形式。硒作為GSH-PX重要組成成分和活性中心,其功能保護細胞膜免受過氧化物的侵害,使細胞解離率降低,從而維護細胞正常生理功能,Allen等(1995)報道,當日糧種硒水平較低或最適時,血液和器官中的硒水平和谷胱甘肽氧化物酶活性間呈強相關
硒——男性體中黃金
硒在男性組織體液中含量依次為:腎〉肝臟〉睪丸〉心肌〉腸〉肺〉腦、肌肉。男性體內的硒,有25%-40%集中在生殖系統,硒具有增強精子活力和性機能的功效。所以人們稱硒為男性的體內黃金。糖尿病患者、心臟病患者、肝病患者和泌尿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衰退,補硒可以調節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硒能提高與改善性功能,幫助有陽痿、早泄、性功能低下的人逐漸回復正常。
日本醫學家千葉百子教授研究發現,男性不育與精液中硒含量不足有關。據對100名20—30的丈夫進行檢查,其中27人不生育的原因在丈夫方面,而這27人精液中的硒含量顯著低于其它正常人。
研究還發現,婦女流產和無法解釋的不孕與精子水平低下有關。美國最近的調查顯示,婦女自發性流產的危險性與體內硒水平低下有關。在過去幾年里,研究者己證實了兩種精子特異硒蛋白。一種是對精子核特異性的GSH-Px,另一種是在精子中部發現的,具有酶和結構的功能。精子不游動是由于其中部受損而引起的(例如精子斷尾)。缺硒會引起睪丸發育受阻,當低繁殖力的男子服用有機硒3個月,成為父親的比率提高了11%。
硒——皮膚疾病的福音
銀屑病 俗稱牛皮癬。研究表明:銀屑病患者血清中硒水平較正常人顯著降低。發病時間超過3年的患者,疾病嚴重的患者,其體內血清硒的水平就越低。銀屑病患者除血硒值較低外,還有GSH-PX活力下降,LPO值明顯升高。補充硒制劑后,血硒值升高,GSH-PX活力增強,LPO值下降,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補硒可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和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對銀屑病起輔助治療作用。
白癜風 白癜風患者過氧化氫酶活性較低,使得表皮過氧化氫聚集,因此,推測氧化應激可能是導致黑色素細胞死亡、是發病的原因之一。硒的抗氧化作用對于白癜風患者也同樣有著防治的效果。據報道,白癜風患者皮膚損傷組織中硒含量降低。對皮膚組織液的硒含量測定顯示,白斑部位皮膚組織液硒含量低。也表明白癜風發病與硒含量降低有關。
扁平疣是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皮膚上突出的病變。多發于面部、頸部、手背等處。常呈慢性病變過程,硒具有抗氧化能力和調節免疫的功能,還具有阻斷病毒的功能。
硒除了對銀屑病、白癜風的輔助治療外,還可應用于皮膚老化及免疫相關性皮膚疾病和病毒性皮膚疾病的治療。硒在皮膚科的應用有廣闊前景。
硒——胃腸道的白衣天使
缺硒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易引發胃腸道疾病,引起胃粘膜屏障不穩定,黃嘌呤氧化酶在應急情況下會持續升高,造成胃粘膜缺血性損傷,氧自由基增多,導致胃炎、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病變。硒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它能有效清除自由基,組織胃粘膜壞死,促進粘膜的修復和潰瘍的愈合,預防癌變。
中國腫瘤研究所與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在河南林縣對2萬多人進行6年的補硒干預研究。結果表明,補硒可降低胃癌死亡率20%-24%,降低胃癌發病率16%,癌前病變的阻斷治療也有較好的效果。胃鏡復查可見不典型增生病人的癥狀轉為消失,萎縮性胃炎病理好轉。
如何補硒
食物補充:含硒豐富的食物有:富硒大米、富硒小麥、海鮮、蘑菇、雞蛋、大蒜、銀杏等。 補硒的方法有很多。動物臟器、海產品、魚、蛋、肉類等是硒的良好來源,多吃這些食物可以安全有效的補硒。但是,有些人的吸收功能欠缺,因此就需要服用體恒健硒維康等高活性易吸收的保健食品來進行補充。市面上出售的含硒保健品、食品即硒營養補充劑種類很多。吃這些含硒制品能不能糾正缺硒現象,主要取決于它們的含硒量。根據觀察:中國成年人每日食物外補硒25微克以上有保健作用;缺硒成年人每日食物外補硒50微克或75微克以上,連續服2~3個月,可糾正缺硒。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保健品里不僅僅含有硒,還含有其他成分,如礦物質、維生素等。因此,在服用時,一定要明確其中的含量,結合自己的飲食和所用藥物,避免發生過量或與藥物相沖突的現象。
補硒過量
補硒不能過量。因為過量的攝入硒可導致中毒,出現脫發、脫甲等。中國大多數地區膳食中硒的含量是足夠而安全的。臨床所見的硒過量而致的硒中毒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最主要的中毒原因就是機體直接或間接地攝人、接觸大量的硒,包括職業性、地域性原因,飲食習慣及濫用藥物等。所以補硒要嚴格精確攝入量建議服用有國家認證的補硒品,如納米硒等。
急性硒中毒
急性中毒通常是在攝入了大量的高硒物質后發生,每日攝人硒量高達400~800毫克/千克體重可導致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運動異常和姿勢病態、呼吸困難、胃脹氣、高熱、脈快、虛脫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致死性中毒死亡前大多先有直接心肌抑制和末梢血管舒張所致頑固性低血壓。其特征性癥狀為呼氣有大蒜味或酸臭味、惡心、嘔吐、腹痛、煩躁不安、流涎過多和肌肉痙攣。
急性硒中毒的患兒一般都有頭暈、頭痛、無力、嗜睡、惡心、嘔吐、腹瀉、呼吸和汗液有蒜臭味、上呼吸道和眼結膜有刺激癥狀。重者有支氣管炎、寒戰、高熱、出大汗、手指震顫以及肝腫大等表現。急性硒中毒的特征是脫頭發和指甲、皮疹、發生周圍神經病、牙齒顏色呈斑駁狀態。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增多,尿硒含量不高,2~3天后癥狀逐漸好轉。誤服亞硒酸鈉者,產生多發性神經炎和心肌炎,應與急性硒中毒鑒別以防誤診。
慢性硒中毒
慢性硒中毒往往是由于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硒2400~3000微克,長達數月之久才出現癥狀。表現為脫發、脫指甲、皮膚黃染、口臭、疲勞、齲齒易感性增加、抑郁等。一般慢性硒中毒都有頭暈、頭痛、倦怠無力、口內金屬味、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呼吸和汗液有蒜臭味,還可有肝腫大、肝功能異常,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尿硒增高。長期高硒使小兒身長、體重發育遲緩,毛發粗糙脆弱,甚至有神經癥狀及智能改變。慢性硒中毒的主要特征是脫發及指甲形狀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