釕(liǎo ):硬質的白色金屬,密度12.30克/厘米3。熔點231 0℃,沸點3900℃。化合價2、3、4和8。第一電離能7.37電子伏特。化學性質很穩定。在溫度達100℃時,對普通的酸包括王水在內均有抗御力,對氫氟酸和磷酸也有抗御力。
釕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戌集上】【金字部】 釕;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1328第06(點擊查看原圖)
【廣韻】都了切【集韻】丁了切,??音鳥。【廣韻】釕鈌,帶頭飾。【集韻】鋌釕也。 又【集韻】【韻會】??朗鳥切,音了。義同。
化學元素解釋:
概述
釕是鉑系元素中在地殼中含量最少的一個,也是鉑系元素中最后被發現的一個。它在鉑被發現100多年后,比其余鉑系元素晚40年才被發現。在室溫時,氯水、溴水和醇中的碘能輕微地腐蝕釕。對很多熔融金屬包括鉛、鋰、鉀、鈉、銅、銀和金有抗御力。與熔融的堿性氫氧化物、碳酸鹽和氰化物起作用。
元素描述
硬質的白色金屬,密度12.30克/厘米3。熔點2310℃,沸點3900℃。化合價2、3、4和8。第一電離能7.37電子伏特。化學性質很穩定。在溫度達100℃時,對普通的酸包括王水在內均有抗御力,對氫氟酸和磷酸也有抗御力。在室溫時,氯水、溴水和醇中的碘能輕微地腐蝕釕。對很多熔融金屬包括鉛、鋰、鉀、鈉、銅、銀和金有抗御力。與熔融的堿性氫氧化物、碳酸鹽和氰化物起作用.
性質
符號:Ru
元素英文名稱:ruthenium
元素類型:金屬元素
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8 .3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ppm):0.005
地殼中含量:(ppm):0.001
相對原子質量:101.1
原子序數:44
質子數:44
摩爾質量:101
所屬周期:5
所屬族數:VIIIB
電子層排布: 2-8-18-15-1
氧化態:Main Ru+3 Other Ru-2, Ru0, Ru+1, Ru+2, Ru+4, Ru+5, Ru+6, Ru+7, Ru+8
晶體結構:晶胞為六方晶胞。
晶胞參數:
a = 270.59 pm
b = 270.59 pm
c = 428.15 pm
α = 90°
β = 90°
γ = 120°
莫氏硬度:6.5
電離能 (kJ /mol)
M - M+ 711
M+ - M2+ 1617
M2+ - M3+ 2747
M3+ - M4+ 4500
M4+ - M5+ 6100
M5+ - M6+ 7800
M6+ - M7+ 9600
M7+ - M8+ 11500
M8+ - M9+ 18700
M9+ - M10+ 20900
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率:(m/S):5970
常見化合價:+2,+3,+4,+8
單質化學符號:Ru
密度:12.2 g/cm^3
熔點: 2523K
沸點: 4423K
發現人:克勞斯,發現年代:1844年
發現過程: 1844年,俄國的克勞斯,從烏拉爾鉑礦渣里制得氯釕化銨,并經煅燒,制得釕。
元素來源:由鉑金屬的自然合金中提取。
用途
釕是極好的催化劑,用于氫化、異構化、氧化和重整反應中。純金屬釕用途很少。它是鉑和鈀的有效硬化劑。用它制造電接觸合金,以及硬磨硬質合金等。
總體特性
名稱,,符號, 序號: 釕、Ru、44
系列:過渡金屬
族, 周期, 元素分區 8族, 5, d
密度、硬度 12370 kg/m3、6.5
顏色和外表 銀白色金屬
地殼含量 無數據
原子屬性
原子量 101.07 原子量單位
原子半徑(計算值) 130(178)pm
共價半徑 126 pm
范德華半徑 無數據
價電子排布 [氪]4d75s1
電子在每能級的排布 2,8,18,15,1
氧化價(氧化物) 2,3,4,6,8(弱酸性)
晶體結構 六角形
物理屬性
物質狀態 固態,磁性
熔點 2607 K(2334 °C)
沸點 4423 K(4150 °C)
摩爾體積 8.17×10-6m3/mol
汽化熱 595 kJ/mol
熔化熱 24 kJ/mol
蒸氣壓 1.4 帕(2523K)
聲速 5970 m/s(293.15K)
其他性質
電負性 2.2(鮑林標度)
比熱 238 J/(kg?K)
電導率 13.7×106/(米歐姆)
熱導率 117 W/(m?K)
第一電離能 710.2 kJ/mol
第二電離能 1620 kJ/mol
第三電離能 2747 kJ/mol
最穩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 豐度 半衰期 衰變模式 衰變能量
MeV 衰變產物
96Ru 5.52 % 穩定
98Ru 1.88 % 穩定
99Ru 12.7 % 穩定
100Ru 12.6 % 穩定
101Ru 17.0 % 穩定
102Ru 31.6 % 穩定
104Ru 18.7 % 穩定
106Ru 人造 373.59天 β衰變 0.039 106Rh
在沒有特別注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是,國際標準基準單位單位和標準氣溫和氣壓,釕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Ru,它的原子序數是44。它的拼音名稱是俄羅斯的意思。釕是銀白色的過渡金屬。釕可在鉑礦中發現,亦在一些鉑合金中用作催化劑。
發現
釕是鉑系元素中在地殼中含量最少的一個,也是鉑系元素中最后被發現的一個。它在鉑被發現100多年后,比其余鉑系元素晚40年才被發現。不過,它的名字早在1828年就被提出來了。當時俄國人在烏拉爾發現了鉑的礦藏,塔爾圖大學化學教授奧桑首先研究了它,認為其中除了鉑外,還有三個新元素。奧桑把他分離出的新元素樣品寄給了貝齊里烏斯,貝齊里烏斯認為其中只有pluranium一個是新金屬元素,其余的分別是硅石和鈦、鋯以及銥的氧化物的混合物。
1844年,喀山大學化學教授克勞斯重新研究了奧桑的分析工作,肯定了鉑礦在殘渣中確實有一種新金屬存在,就用奧桑為紀念他的祖國俄羅斯而命名的ruthenium命名它,元素符號定為Ru。我們譯成釕。克勞斯取得新金屬釕后,也將樣品寄給貝齊里烏斯,請求指教。貝齊里烏斯認為它是不純的銥。可是克勞斯和奧桑不同,沒有理睬貝齊里烏斯的意見,敢于向權威挑戰,繼續進行自己的研究,并且將每次制得的樣品連同詳細的說明逐一寄給貝齊里烏斯。最后事實迫使貝齊里烏斯在1845年發表文章,承認釕是一個新元素。在俄羅斯,由科學院的幾位院士們組成一個專門委員會,審查克勞斯得到的結果,確認了他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