镅méi
镅,原子序數95,是人工放射性元素。1944年美國科學家西博格、吉奧索等在經過中子長期輻照的钚中首次發現镅241。镅是銀白色金屬。
镅méi
镅,原子序數95,是人工放射性元素。1944年美國科學家西博格、吉奧索等在經過中子長期輻照的钚中首次發現镅241。镅是銀白色金屬。
镅,原子序數95,是人工放射性元素,元素名源于發現地美洲的名字。1944年美國科學家西博格、吉奧索等在經過中子長期輻照的钚中首次發現镅241。已發現的13種镅的同位素都是通過人工核反應得到的,其中半衰期最長的是镅243。
镅 - 化學原理
镅是銀白色金屬,熔點1176°C,沸點2607°C,平均密度13.66克/厘米³。镅易溶于稀的無機酸,在強酸溶液中易發生歧化。
镅
镅同位素中用途最大的是镅241,主要用于制造中子源,還用于密度測定儀、探傷照相和做熒光分析儀的激發源;其次是镅243,用于在高通量反應堆中生產超钚元素。
元素名稱:镅
镅
元素原子量:[243]
元素類型:金屬
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 17.86
氧化態:
Main Am+3
Other Am+2, Am+4, Am+5, Am+6
晶體結構:晶胞為六方晶胞。
晶胞參數:
a = 346.81 pm
b = 346.81 pm
c = 1124.1 pm
α = 90°
β = 90°
γ = 120°
發現人:西博格(G.T.Seaporg)、詹姆斯(R.A.Jamse)和摩根(L.O.Morgan) 發現年代:1944年
發現過程:
1944年,由美國西博格(G.T.Seaporg)、詹姆斯(R.A.Jamse)和摩根(L.O.Morgan)在被一個反應堆輻射過的钚中發現的。
熔點994±4℃,沸點2607℃,密度11.7克/厘米3。六方型銀白色金屬,有光澤;延展性較鈾和镎為好。空氣中逐漸變暗。溶于稀酸。在稀硫酸或稀硝酸溶液中,可被過二硫酸鹽氧化為AmO22+鹽,溶液呈深黃色。镅以+3價為最穩定,但同時也有+4,+6價化合物。有氧化物、氫氧化物、氟化物和氯化物等。同位素243Am半衰期為7.95×103年;另一種同位素241Am半衰期為458年。
在1000~1200℃用鋇還原三氟化镅而制得。
常做為同位素測厚儀和同位素X熒光儀等的放射源。
元素輔助資料:
原子序數為95號元素,也就是第三個超鈾元素,是在1944年底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核物理學、化學家西博格和他的同事們——詹姆斯、摩根和吉奧索等人首先完成的。他們用美洲一詞(America)命名這一新元素為americium,元素符號為Am。
镅首先合成的是镅241,是用中子轟擊钚239產生的。
第一電離能/kJ·mol-1:579
電負性: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