锫,原子序數(shù)97,是人工放射性元素,元素名稱源于發(fā)現(xiàn)地。
锫
锫 - 發(fā)源
锫,原子序數(shù)97,是人工放射性元素,元素名稱源于發(fā)現(xiàn)地。1949年美國科學家湯普森、吉奧索、西博格用加速到35兆電子伏的α粒子轟擊镅241時發(fā)現(xiàn)锫243。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質量數(shù)為240、242~251的锫同位素。
锫 - 性質
锫為銀白色金屬,熔點986±22°C。锫的化學性質與其它錒系元素相似,能與氧、鹵素、稀酸等反應。锫主要用于科學研究。
元素描述:
放射性人造金屬元素。化學性質活潑。有3價和4價化合物。锫在水溶液中可被象溴酸鹽或4價鈰離子一類強氧化劑氧化到+4價。這可解釋為5f殼層中第八個電子很容易失去,達到7個5f電子的半滿殼層時較穩(wěn)定。锫有九種同位素,243Bk~251Bk,半衰期從1小時到1949年。锫的發(fā)現(xiàn)具有特殊意義,這對許多較重元素的發(fā)現(xiàn)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元素來源:
锫沒有穩(wěn)定的同位素,自然界不存在。在回旋加速器中用加速的氦核轟擊镅-241而獲得。
名稱由來:
得名于锫的發(fā)現(xiàn)地--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市(Berkeley)。
元素用途:
沒有什么實際用途。
元素輔助資料:
在合成95、96號元素后,經(jīng)過5年的準備工作,西博格領導的小組在1949年末用高能α粒子轟擊镅-241,得到97號元素。
1951年 麥克米倫 (Edwin Mattison McMillan,1907—)美國人,發(fā)現(xiàn)和研究超鈾元素镅、鋦、锫、锎等
西博格(Glenn Thedore Seaborg,1912-)美國人,發(fā)現(xiàn)和研究超鈾元素镅、鋦、锫、锎等
元素
序數(shù)
97
相對原子質量
(12C = 12.0000)
247.0703
英文名稱 Berkelium
原子結構
原子半徑/Å:
原子體積/cm3/mol: 離子半徑/Å: 0.949
電子模型
共價半徑/Å:
氧化態(tài): 4,3
電子構型: 1s2 2s2p6 3s2p6d10 4s2p6d10f14 5s2p6d10f9 6s2p6 7s2
發(fā)現(xiàn)
1949 年由S.G. Thompson, A. Ghiorso, 和 G.T. Seaborg (美國,加利福尼亞,伯克利)首次生產。
來源
用α粒子轟擊镅而得。 用途未知。
物理性質
狀態(tài):人造放射性元素。
熔 點(℃): 986
沸 點(℃):
密度(g/cc,300K): 14.78
比 熱/J/gK :
蒸發(fā)熱/KJ/mol :
熔化熱/KJ/mol:
導電率/106/cm :
導熱系數(shù)/W/cmK: 0.1
地質數(shù)據(jù)
豐 度
滯留時間/年:
太陽(相對于 H=1×1012): 未知 海水中/p.p.m.:零
地殼/p.p.m.: 零 大西洋表面: 太平洋表面:
大氣/p.p.m.(體積): 大西洋深處: 太平洋深處:
生物數(shù)據(jù)
人體中含量
肝/p.p.m.:
器官中: 零 肌肉/p.p.m.:
血/mg dm-3 : 日攝入量/mg: 零
骨/p.p.m.: 人(70Kg)均體內總量/mg: 零
锫-247是最穩(wěn)定的同位素,它的半衰期有13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