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薤根、大頭菜子、野蒜、小獨蒜、小蒜、宅蒜、薤白頭,苜頭
原料分類:
使用提示:氣虛者慎服,不耐蒜味者少食。
薤白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鱗莖。北方多在春季,南方多在夏秋間采收。連根挖起,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用沸水煮透,曬干或烘干。本品須置干燥處,防潮防蛀。
薤白干燥鱗莖,呈不規則的卵圓形。大小不一,長1~1.5厘米,直徑0.8~1.8厘米,上部有莖痕;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有縱溝與皺紋,或有數層膜質鱗片包被,揉之易脫。質堅硬,角質,不易破碎,斷面黃白色。有蒜臭,味微辣。以個大、質堅、飽滿、黃白色、半透明、不帶花莖者為佳。主產東北、河北、江蘇、湖北等地。除小根蒜及薤的鱗莖作薤白使用外,尚有山東產的密花小根蒜;東北產的長梗薤白;新疆產的天藍小根蒜的鱗莖在少數地區亦作薤白使用。
鱗莖含有蒜氨酸(Alliin),甲基蒜氨酸(Methyl alliin)及大蒜糖(Sorodose)。?頭作藥用有通陽、散結、下氣的作用。近有文獻謂薤白可作冠心病心絞痛者的食療物料。
1.可炒食,鹽漬或糖漬。
2.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樓實一枚(搗),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3.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樓實,一枚(搗),薤白三兩,半夏半升,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4.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四枚,厚樸四兩,薤白半斤,桂枝一兩,栝樓實一枚(搗)。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樸取二升,去滓,納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
烹調用途:薤白為烹飪材料,亦可加入各類菜肴中烹調以調味。酸?頭作開胃菜或用作炒葷的配料。
薤白味辛、苦,性溫;歸胃、大腸、手陽明經;
具有理氣,寬胸,通陽,散結,導滯的功效;
主治胸痹心痛徹背,脘痞不舒,干嘔,瀉痢后重,瘡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