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破故紙、和蘭莧、胡韭子、婆固脂、補骨鴟、黑故子、胡故子
原料分類:
使用提示:陰虛火旺及大便燥結者禁服。
補骨脂為豆科植物補骨脂的成熟果實。補骨脂一年生草本,栽培或野生。分布于河南、山西、陜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廣東、四川、貴州、云南等到地。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果穗,曬干,打下種子,除凈雜質即可。
補骨脂果實呈扁圓狀腎形。長3至5毫米,寬2至4毫米,厚約1.5毫米。表面黑色、黑棕色或棕褐色,具細網狀紋理。頂端圓鈍有1小突起,凹側有果梗痕。質較硬脆,果皮薄,剖開后可見果皮與外皮種皮緊密貼生。外種皮較硬,內種皮膜質,灰白色,種子1枚,子葉2,黃白色,有油性。氣芳香特異,味辛、微苦。
1.腎虛腰痛如折,轉側不利,或酸軟無力者,宜與杜仲、胡桃肉等相伍。
2.肺腎兩虛,腎不納氣,虛喘不止者,可與人參、肉桂、胡桃、沉香等配伍,以補腎納氣。
補骨脂味苦、辛,性溫;歸腎、脾經;香燥降斂;
具有溫腎固精,暖脾止瀉,納氣平喘的功效;
主治腎陽不足,腰膝冷痛,陽痿早泄,遺精滑精,尿頻遺尿;脾腎陽虛,大便久瀉;腎不納氣,虛寒喘嗽;白癜風,斑禿。
補骨脂惡甘草,忌諸血。
補骨脂為梵語之音譯,故用字多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