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細葉費菜、見腫消、乳香草、奶草、散血草、和血丹、天青地紅、破血丹、血牡丹、菊葉三七、水三七、紫背三七
原料分類:
使用提示:孕婦禁服。
土三七為菊科植物菊葉三的根或全草。菊葉三七多年生草本,生于溝邊及村舍旁肥濕土壤中,分布于河北、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及云南等省區,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秋季生長茂盛時采收,或隨用隨采。
土三七根莖呈拳形團塊狀,長3至6厘米,直徑約3厘米,表面灰棕色中棕黃色,鮮品常帶淡紫紅色,全體多具瘤狀突起,突起處常有莖基或芽痕。質堅實,斷面灰黃色,鮮品白色。味為微苦。全草長50至100厘米,莖單一或上部分分枝,具縱溝及細柔毛,表面黃綠色或略帶紫色。葉多皺縮,長可達20厘米;完整葉片片羽狀深裂,邊緣具不規則鋸齒,膜質。頭狀花排成圓錐狀,花筒狀,黃色。味微苦。根以質堅實,斷面灰黃色為佳。全草以莖葉完整,色黃綠者為佳。
1.治吐血、衄血、便血。破血丹9克水煎服。
2.治外傷出血,菊葉三七根研粉,撒布患處,或鮮葉搗爛外敷。
3.治月經不調,破血丹、三白草、盤龍工各9克,紅毛七、魚腥草各6克,長春七3克,水煎服。黃酒為引,或泡酒劑服。
土三七味甘、微苦,性溫;歸心、肝、胃經;可散可收;
具有散瘀止血,消腫止痛,解毒的功效;
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跌打腫痛,月經不調,痛經,產后瘀滯腹痛,風濕痹痛,癰疽疔瘡,蟲蛇咬傷。
本品散瘀止血、消腫解毒之功與三七類同,然非一屬,故以土三七區別開來。見腫消、散血草、和血丹、破血丹,言其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