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羊明、馬蹄決明、鈍葉決明、假綠豆、草決明、還瞳子、狗屎豆
原料分類:
使用提示:脾虛便溏者慎服。
決明子為豆科植物決明和小決明的成熟種子。決明為一年生半灌木狀草本,生于丘陵、路邊、山坡疏林下。我國南北各省均有栽培或野生;小決明生于山坡、河邊,分布于華北、中南、西南及遼寧、吉林、河北、山西等地。栽培或野生。
秋末果實成熟、莢果變黃褐色時采收,將全株割下曬干,打下種子,去凈雜質,再曬至足干。
1.決明略呈棱方形或短圓柱形,兩端平行傾斜,長3~7毫米,寬2~4毫米。表面綠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澤。一端較平坦,另端斜尖,背腹面各有1 條突起的棱線,棱線兩側各有1 條斜向對稱而色較淺的線形凹紋。質堅硬,不易破碎。種皮薄,子葉2 ,黃色,呈“S”形折曲并重疊。氣微,味微苦。
2.小決明呈短圓柱形,較小,長3~5毫米,寬2~3毫米。表面棱線兩側各有1條寬廣的淺黃棕色帶。
均以種粒飽滿、色綠棕者為佳。
1.風熱者,常與蟬衣、菊花等同用。
2.肝火者,常配龍膽草、黃芩、夏枯草等同用。
3.決明子清肝而明目,常與補養肝腎藥如沙苑蒺藜、女貞子、枸杞子、生地等同用,以治青盲內障。
4.近年來臨床上又用于高血壓病而呈現肝陽上擾、頭暈目眩等癥候者,常與鉤藤、生牡蠣等同用。
決明子味甘苦咸、性微寒,歸肝、腎、大腸經;
質潤,可升可降;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
主治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青盲,雀目,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浮腫,小便不利,瘡毒,癬癩。
決明子惡大麻子。
本草莢果細長如角,藥用其子,以明目為功,故名決明子。又《綱目》云“角中子數十粒,參差相連,狀如馬蹄”,故稱馬蹄決明。因與石決明相別,亦稱草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