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酸梅、黃仔、合漢梅、干枝梅、梅實、黑梅、熏梅、桔梅肉
原料分類:
使用提示:表邪未解者禁服;內有實邪者慎服。
烏梅核果呈類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5至3厘米,表面烏黑色或棕黑色,皺縮不平,基部有圓形果梗痕。果肉柔軟或略硬。果核堅硬,橢圓形,棕黃色,表面有凹點,種子扁卵形,淡卵形,淡黃色,氣微,味極酸而澀。以個大、肉厚、柔潤,味極酸者為佳。
1.斂肺止咳。用于肺氣虛所致的久咳、干咳。
2.澀腸止瀉。治療脾氣虛弱、久瀉久痢。
3.生津止渴。適用于虛熱引起的消渴、熱病傷津的口干渴。
4.安蛔止痛。治療蛔蟲引起的膽絞痛。
本品酸澀,功善收斂,上能斂肺氣,下能澀大腸,入胃又能生津、安蛔。凡久咳、久瀉、蛔蟲腹痛及內熱消渴等癥,均為常用。
凡肺虛久咳痰少者,可與罌粟殼、五味子、人參等配伍;凡大便下血乾,可與棉花、杭餅炭配伍;凡胃虛吐逆者,可與太子參、石斛、半夏、大棗配伍,以和胃止嘔;凡蛔蟲上竄膽道,腹痛難忍,嘔吐厥逆者,可與細辛、干姜、黃連、川椒等同用。
味酸、微澀,性平。歸肝、脾、肺、胃、大腸經。質潤斂澀。烏梅為薔薇科落葉喬木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實,含有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糖類、谷甾醇、維生素C等成份,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烏梅是藥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經過加工后的中藥材之一,其性溫,味酸澀。
忌與豬肉同食
本品入藥需經熏制,熏后色黑,故名烏梅。
酸梅排骨:'1.將肉排洗凈,斬成小塊;2.排骨段加入酸梅肉、白糖、醬油、蒜茸、豆豉、干生粉,拌勻后放在碟上;3.排骨上加油,放入籠蒸至汁清,即可出籠。...
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