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turkey、吐綬雞、Meleagris,spp、七面雞
原料分類:禽肉類及制品
火雞即吐綬雞,又稱七面雞,本為野生,現已馴化為肉用家禽。全身被黑、白、深黃等色羽毛。頭、頸上部裸露,有紅珊瑚狀皮瘤,喉下有肉垂,顏色由紅到紫,可以變化。公火雞尾羽可展開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母火雞重為8-9千克,年產火雞蛋50-80枚,每枚蛋重20-80克。目前飼養品種以“青銅火雞”和“白色火雞”為多。 今天人工飼養的火雞是墨西哥野火雞的后代,目前全世界都可以見到它的蹤影,并公認是圣誕節時必須的傳統食物,而美國也在感恩節時拿來作為桌上菜。雖然公火雞比母火雞大得多,但母火雞的肉質通常較嫩。傳統的英國諾福克黑火雞(English Norfolk Black)也是火雞的一種。
火雞的最傳統做法非常簡單,您只需要用鹽和花椒末將火雞里外充分涂抹,然后在烘爐中烘烤3小時左右即可。
市面上售有整只火雞或切片的火雞肉,新鮮或冷凍品都有。火雞的重量差異很大,范圍在2.7~13.5千克之間,但最常見的是4.5~6.5千克。比較年輕的火雞最好用來燒烤;成雞則通常加在煨菜或湯里。有些火雞會飼養成胸部肥厚而骨架較小的品種,以縮短烹煮時間,同時又不會變干。火雞通常采用燒烤,此時肉用溫度計會是很有用的工具:一只5.5~8千克的火雞不加蓋燒烤,約需3~3.75小時,或直到大腿溫度達85%為止;包鋁箔則必須以230℃的溫度燒烤2.5~3小時。
圣誕節吃火雞的歷史已經有近四百年了。這個象征豐收團圓的感恩大餐“Christmas Dinner”和“Thanks giving Dinner”中的“Dinner”原本并非指晚餐。而應該在中午吃。由于感恩節是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已經非常接近圣誕節這個一年中的大節日。而圣誕節正是感恩耶穌降臨的日子。因此,象征感恩的火雞大餐便延伸到了圣誕節。
美國人吃火雞的習俗是將火雞的腹內裝填各種材料,放入烤箱內烤熟。等烤熟后將整只火雞端上桌,再用刀叉把烤好的火雞分切一起享用。換句話說,他們吃的是“全雞”。至于為什么不分好再端上桌?這大概就像我們在大年夜吃魚,不會用魚片而用全魚上桌是一樣的道理。不但兼顧了菜色的美觀和視覺的豐富性。同時,也有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的享用大餐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