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雞子、雞卵
原料分類:蛋類及制品
使用提示:一般人均可食用1.適宜體質(zhì)虛弱,營養(yǎng)不良,貧血及婦女產(chǎn)后病后調(diào)養(yǎng); 適宜嬰幼兒發(fā)育期補養(yǎng);2.患高熱、腹瀉、肝炎、腎炎、膽囊炎、膽石癥之人忌食;3.老年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人,宜少量食用雞蛋,一般每日不超過1只,不宜多食,這樣限量食用,既可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又不影響血脂水平。
雞蛋被認為是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zhì)。
1.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zhì),蛋白質(zhì)為優(yōu)質(zhì)蛋白,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fù)作用;
2.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黃素,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身體發(fā)育有利,能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并促進肝細胞再生;
3.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nèi)的致癌物質(zhì),具有防癌作用。
1.荷包蛋要煎的好,鍋一定要熱才能放油,放油后把油調(diào)成中火,才不會讓雞蛋因為溫度太高而煎的過老而干硬;
2.雞蛋要用冷水下鍋,然后緩慢升溫,水開后煮2分鐘左右停火,保溫5分鐘左右,取出用冷水過涼即可,這種方法可防止蛋殼破裂,使蛋殼易于剝掉;煮雞蛋時可以在水中加少許鹽,這樣蛋白凝結(jié)更快,可防止蛋白外溢,使雞蛋中的營養(yǎng)成分保存完好;
3.炒雞蛋不需放味精;
4.需要用雞蛋白時,可用針在蛋殼的兩端各扎1個孔,蛋白會從孔流出來,而蛋黃仍留在蛋殼里;也可用紙卷成1個漏斗,漏斗口下放1只杯子或碗,把蛋打開倒進紙漏斗里,蛋白順著漏斗流入容器內(nèi),而蛋黃則整個留在漏斗里;如果把蛋殼打成兩瓣,下面放一容器,把蛋黃在兩瓣蛋殼里互相倒2-3次,蛋白、蛋黃即可分開。
雞蛋味甘,性平;
具有養(yǎng)心安神,補血,滋陰潤燥之功效。
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dǎo)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jié){、茶同食。
雞蛋又有雞蛋白與雞蛋黃之分,古人對此認識尤深。 如《本草綱目》云:卵白,其氣清,其性微寒;卵黃,其氣渾,其性溫。精不足者,補之以氣,故卵白能清氣,治伏熱,目赤,咽痛諸疾。 形不足者,補之以味,故卵黃能補血,治下痢,胎產(chǎn)諸疾。雞蛋白能 潤肺利咽,清熱解毒,適宜咽痛音啞,目赤,熱毒腫痛者食用。但 《食療本草》又云:動心氣,不宜多食。雞蛋黃能滋陰潤爆,養(yǎng)血患風,適宜虛勞吐血、熱病驚厥、心煩不得眠、胎漏下血者食用。明 ·李時珍說:雞子黃,氣味俱厚,故能補形,昔人謂其與阿膠同功, 正此意也。但雞子黃難以消化,不宜多吃,正如《本草求真》所云: 多食則滯。
果汁魚塊:'1.把草魚去骨留魚肉;2.將魚肉切塊,并用鹽擦過,再落雞蛋、濕淀粉拌勻拍上干生粉,用油炸至金黃色;3.打上果汁芡,加尾油推勻便成。...
詳細介紹
炒雞米:'1.淀粉(10克)放碗內(nèi)加水調(diào)出濕淀粉(20克)備用;2.蔥、姜切末待用;3.將雞脯肉剔去筋膜,切成0.4厘米見方的肉末放入碗內(nèi),加蛋清、黃酒、精鹽、味...
詳細介紹
煎金錢牛柳:'1.牛柳(牛脊側(cè)肉)修凈筋,切成厚圓形片用刀背輕輕敲松;2.將牛肉片盛入碗內(nèi),先加入清水、蘇打粉、胡椒粉、味精、精鹽,拌制;3.拌透后加入雞蛋、淀...
詳細介紹
香檸芝麻蝦:'1.將淀粉、泡打粉篩勻放碟上;2.芝麻放干鍋內(nèi)炒熟(不加油)待用;3.將檸檬洗凈,連皮切薄片,再從中間切一刀成半圓形;4.將蝦去殼,洗凈控干水分,切...
詳細介紹
咕嚕蜜肉:'1.豬肉切成3厘米*3厘米*0.5厘米的厚片,加鹽2克、味精2克、雞蛋、生粉10克,清水10克攪拌均勻,腌漬半小時后,蘸多量生粉,備用;菠蘿切片;紅辣椒、...
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