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索菜、子菜、甘紫菜、海苔
原料分類:菌藻地衣類
使用提示:一般人均宜食用1.尤其適合甲狀腺腫大、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癭瘤、淋病、腳氣、高血壓、肺病初期、心血管病和各類腫塊、增生的患者更宜食用;2.不宜多食,消化功能不好、素體脾虛者少食,可致腹瀉;腹痛便溏者禁食;乳腺小葉增生以及各類腫瘤患者食用;脾胃虛寒者忌食。
紫菜為藻類植物的藻體,藻體紫色,一般高12~30厘米,養殖的紫菜最長達4米以上。分布遼寧半島、山東半島及浙江、福建沿海。朝鮮、日本也產。紫菜屬紅藻類植物,生長在淺海巖礁上,顏色分紅紫、綠紫和黑紫3種,干燥后均呈紫色,因可入菜而得名紫菜。為紅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葉狀體。
自漢代以前我國就有食用紫菜的記載,它一直被視為珍貴海味之一,味道極為鮮美,深受人們喜愛。紫菜雖產于沿海,但經干制后可長途貯運,不論各地,不論何時,人們均可以購買到。質量以片薄,表面光滑,有光澤,潔將無雜質,含水量在9%以下者為佳品。
1.營養豐富,含碘量很高,可用于治療因缺碘引起的“甲狀腺腫大”,紫菜有軟堅散結功能,對其他郁結積塊也有用途;
2.富含膽堿和鈣、鐵、能增強記憶、治療婦幼貧血、促進骨骼、牙齒的生長和保健;含有一定量的甘露醇,可作為治療水腫的輔助食品;
3.紫菜所含的多糖具有明顯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可促進淋巴細胞轉化,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可顯著降低進血清膽固醇的總含量;
4.紫菜的有效成分對艾氏癌的抑制率53.2%,有助于腦腫瘤、乳腺癌、甲狀腺癌、惡性淋巴瘤等腫瘤的防治。
一般內地賓館和家庭多用水發泡洗后的紫菜沏湯,其實紫菜的吃法還有很多,如涼拌,炒食,制餡,炸丸子,脆爆,作為配菜或主菜與雞蛋、肉類、冬菇,豌豆尖和胡蘿卜等搭配做菜等等。
食用前用清水泡發,并換1~2次水以清除污染、毒素。
紫菜性味甘咸、寒,入肺經;
具有化痰軟堅、清熱利水、補腎養心的功效;
用于甲狀腺腫、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癭瘤、淋病、腳氣、高血壓等。
1.應用于肺熱痰多:紫菜30克,蘿卜1個,煮湯服。用紫菜治療各種膿痰和咳嗽的方法是:將紫菜研成粉末,煉蜜為丸,每次在飯后服6克,日服2次,或干嚼紫菜也可。
2.用紫菜治療缺碘性甲狀腺腫大的方法是:每日用紫菜30克,陳皮3克,白蘿卜1個,做湯服用。或將紫菜與鵝掌菜、夏枯草、黃芩各適量,水煎服。
3.治療高血壓及兩眼昏花:可用紫菜與決明子一同加清水煎服。
4.治療慢性氣管炎:可用紫菜、牡蠣、遠志各適量,水煎服。
中國古代已開始食用紫菜。始見載于晉代左思《吳都賦》的“綸組紫絳”,據呂延濟注其中之“紫”乃“北海中草”。唐代《集異記》有采紫菜的記載。元代時,“南澳紫菜”已開始出口外銷。明代《五雜俎》指出人們將荔枝、蠣房、子魚、紫菜作為福建的“四美”,《本草綱目》載“癭瘤腳氣者宜食之”,《隨息居飲食譜》載“和血養心”。
約三百多年前中國福建已用灑石灰水或放竹簾等方法繁育紫菜,食用也普及至內地。20世紀50年代,中國科學家研究出紫菜孢子的來源問題,為人工養殖創造了條件。
紫菜豆花羹:'1.將紫菜浸泡洗凈,切成碎粒;2.豆花(南豆腐)切成小方粒;3.鍋內加清湯燒沸,放入紫菜、豆花煮熟,加入鹽、味精、胡椒粉調味,用濕淀粉勾芡;4.將雞...
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