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六曲、六神曲
原料分類:
使用提示:脾陰不足,胃火盛者慎服。
本品為辣蓼、青蒿、杏仁等藥加入面粉或麩皮混合后,經發酵制成的曲劑。本品原主產于福建,現各地均能生產,而制法規格稍有出入;大致以大量麥粉、麩皮與杏仁泥、赤小豆粉,以及鮮青蒿、鮮蒼耳、鮮辣蓼自然汁混和拌勻,使不干不濕,做成小塊,放入知其一內,覆以麻葉或楮葉,保溫發醇一周,長出菌絲(生黃衣)后,取出曬干即成。生用或炒至略具焦香氣入藥。
神曲呈方形或長方形塊狀,直徑約3厘米,厚約1厘米。外表土黃色,粗糙,質硬脆,易斷。斷面不平坦,類白色,可見未被粉碎的褐色殘渣及發酵后的空隙,具陳腐氣,味苦。以身干、陳久、無蟲蛀、雜質少者為佳。
凡食積不化,癥見胸悶脘痞,食欲不振者,可與麥芽、山楂、萊菔子等同用;若脾胃虛弱,食滯中阻,而脘痞食少者,可與黨參、白術、麥芽等配伍;若積滯日久不化,見脘腹攻痛脹滿者,可與木香、厚樸、三棱等相合。凡外受暑濕穢濁之氣,兼夾食滯,癥見頭昏花胸悶、惡心嘔吐,大便泄瀉,不思飲食者,可與藿香、佩蘭、蒼術、厚樸等并施,以化濕消食;若腸腑濕熱,積滯不化,癥見腹痛里急,下痢赤白不爽者,可與大黃、黃蓮、檳榔、焦山楂等配用,以瀉熱導滯消食。此外本品有促進金石藥物消化吸收之功,在使用磁石、朱砂等礦物藥時可配用。本品亦可回乳,可單用煎服。
味甘、辛,性溫。歸脾、胃經。氣香性和,可升可降。
消食化積,健脾和胃,解表。主治感冒食滯、胃脘脹悶、消化不良、腹瀉。對一般的脾胃不和、傷食積滯、小兒疳積也有療效。神曲辛甘性溫,消食之力較強而健胃和中,適于各種食積不消之癥。
《綱目》云:“昔人用曲,多是造酒之曲。后醫乃造神曲,專以供藥,力更勝之,蓋取諸神聚會之日造之,故得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