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金鈴子、川楝實、楝實、練實、仁棗、楝子、苦楝子、石茱萸、楝樹果
原料分類:
使用提示:脾胃虛寒者禁服。
川楝子為楝科植物川楝M的成熟果實。川楝落葉喬木,生于平壩或丘陵地帶濕潤處,有栽培。分布于河南、甘肅、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干燥。
川楝子核果類球形,直徑2至3.2厘米,表面金黃色至棕黃色,微有光澤,具深棕色小點,皺縮或微有凹陷,頂部有花柱殘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質,與果肉間常成空隙,果肉松軟,淡黃色,遇水潤濕顯粘性。果核球形或卵圓形,質堅硬,兩端平截,有6至8條縱棱,內分6至8室,每室含黑棕色長圓形種子1粒。氣特異、味酸、苦。以個大、飽滿、外皮金黃色、果肉黃白色者為佳。
1.行氣止痛宜炒用,殺蟲宜生用。
2.肝胃氣滯化熱而致脅肋脘脹痛者,多與延胡索相須為用,以增疏肝行氣止痛之功;
3.蟲積腹痛,發作有時,口吐清水者,可與檳榔、鶴虱等同用。
川楝子味苦,性寒;有小毒;歸肝、胃、小腸、膀胱經;善行降泄;
具有疏肝泄熱,行氣止痛,殺蟲的功效;
主治脅肋脘腹脹痛,疝氣疼痛,蟲積腹痛,淋證莖痛,頭癬,癮疹。
楝同練,練有浣洗之意,本品木灰及子可浣衣,故稱“練”,后從“木”作“楝”。因四川產者為佳,故名。《綱目》曰:“按羅愿《爾雅翼》云:楝葉可以練物,故謂之楝。其子如小鈴,熟則黃色,名金鈴,象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