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川樸、紫油厚樸、厚皮、赤樸、烈樸、川厚
原料分類:
使用提示:孕婦慎服;氣虛、津傷血枯者禁服。
厚樸為木蘭科植物厚樸和廬山厚樸的樹皮、根皮和枝皮。厚樸為落葉喬木,喜生于溫涼濕潤氣候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廬山厚樸生于山坡及路旁邊的雜木林中。
4至8月剝取生長20至25年桿析的樹皮。根皮及枝皮可直接陰干或卷筒后干燥,稱根樸和枝樸;干皮可環剝或條剝,在沸水中煮后,堆放土坑里,上蓋青草使之“發汗”,待其內部水分滲出后,內面或橫斷面變成紫褐色或棕褐色,并現油潤光澤時,取出曬干或烘干,再蒸軟卷成筒狀。
厚樸有干樸、根樸和枝樸之分。
1.干樸(干皮)樹皮呈卷筒或雙筒狀,長30至35厘米,厚2至7毫米,習稱“筒樸”。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開如喇叭口,習稱”靴筒樸“。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時呈鱗片狀,較易剝落,有明顯橢圓形皮孔和縱皺紋;內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較平滑,具細密縱紋,劃之顯油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顆粒性,外層灰棕色,內層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見多數小亮星,氣香,味辛辣、微苦。
2.根樸(根皮)呈單筒狀或不規則塊片,厚3至5毫米,形狀不一。有的彎曲似雞腸,習稱“雞腸樸”。外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質稍堅硬,較易折斷,斷面呈纖維性。
3.枝樸(枝皮)呈單筒狀,長10至20厘米,厚1至2毫米。外表面灰褐色,內表面黃棕色,質脆,易折斷,斷面呈纖維性。
均以皮厚、肉細,油性大,斷面紫棕色,有小亮星,氣味濃厚者為佳。
1.厚樸常與陳皮等配合用于濕困脾胃、脘腹致脹滿等癥。
2.對氣滯胸腹脹痛,可配木香、枳殼同用。
3.便秘腹脹,可配大黃、枳實同用。
4.治痰氣互結梅核氣,可配蘇葉、半夏等同用。
5.用于痰濕內蘊、胸悶喘咳,常與蘇子、半夏,或麻黃、杏仁等同用。
厚樸味苦辛、性溫;歸脾、胃、肺、大腸經;
芳辣質重,降而能散;具有行氣消積,溫中燥濕,化痰平喘的功效;
主治氣滯食積,腹脹便秘,溫濁阻中,脘痞吐瀉,痰壅氣逆,胸滿喘咳,咽中梗阻。
厚樸惡澤瀉、寒水石、硝石。
樸之本義曰木皮,本品皮厚,故名厚樸。《綱目》云:“其木質樸而皮厚,味辛烈而色紫赤,故有厚樸、烈、赤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