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龍芽草、脫力草、狼牙草、金頂龍牙、黃龍尾、毛腳茵、瓜香草、石打空、子母草、烏腳雞、寸八節
原料分類:
使用提示:表癥發熱者慎服。
仙鶴草為薔薇科植物龍芽草的地上部分。龍芽草多年生草本,生于溪邊、路旁、草地、灌從、林緣及疏林下。分布我國南北各地。栽種當年或第2年開花前,枝葉茂盛時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切段,曬干。
仙鶴草全體長50至100厘米,被白色柔毛。莖下部圓柱形,直徑0.4至0.6厘米,紅棕色,上部方柱形,綠褐色,有節;體輕,質硬,易折斷,斷面中空。單數羽狀復葉互生。暗綠色,葉片有大小2種,相間生于葉軸上,頂端小葉較大,小葉展平后呈卵形或長橢圓形,邊緣有鋸齒,托葉2,抱莖。總狀花序細長,花萼下部呈筒狀,有鉤刺,先端5裂,花瓣黃色。氣微,味苦。以質嫩,葉多者為佳。
1.屬血熱妄行出血者,可與鮮生地、牡丹皮、大小薊、側柏葉、白茅根等清熱涼血止血之品配伍。
2.仙鶴草補虛調經之功,用治脫力勞作嘔,血虛萎黃,可單用煎服,或與大棗同用。
3.用治月經不調可與當歸、白芍等配伍。
4.凡瀉痢清稀、白凍者,可與訶子、肉桂等到溫澀止瀉藥物配伍。
5.瀉痢粘滯黃臭、污血者,可與黃連、地榆等清腸止痢藥物同用。
6.治瘧疾,可與常山、青蒿配伍。
7.用治癰瘡,可與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配伍。
8.用治跌打損傷腫痛,可與蘇木、桃仁、大黃同用。
9.服用本品,忌吃酸、辣、蛋類食物。
仙鶴草味苦、澀,性平;歸肺、肝、脾經;體輕斂澀;
具有收斂止血,補虛調經,除濕止痢,殺蟲解毒;
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脫力勞傷,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腹瀉,痢疾,瘧疾,癰腫瘡毒,滴蟲陰道炎,跌打腫痛。
仙鶴草亦龍牙草,以其根芽形似也。《綱目拾拾遺》引《百草鏡》:“(龍牙草)寒露時開花成穗,色黃而細小,根有白芽,尖圓似牙,頂開黃花,故名金頂龍芽。”
安眠補養湯:'1.十四味中藥洗凈,加水煎成汁,濾凈雜質。2.將雞、鴨肉用開水燙一下,斬成大小一致的條塊。3.鍋內加高湯,加雞和鴨肉燒沸后,加姜塊、蔥結和藥汁,改...
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