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查詢按鈕即可
原料別名:蛤解、蛤蟹、仙蟾、大壁虎
原料分類:
使用提示:外感風寒喘嗽及陰虛火旺者禁服。
蛤蚧為為壁虎科動物蛤蚧除去內臟的全體。蛤蚧為壁虎科中最大的一種,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蛤蚧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每年5至9月捕捉,除去內臟,用扁竹條將四肢和頭尾輕輕撐直,用文火烘干,將大小相同的兩中合成1對,用線扎好。
蛤蚧全體呈扁片狀。頭頸部及軀干部長9~18厘米,尾長6~12厘米,腹背部寬6~11厘米。頭大,扁長,眼大而凹陷成窟窿,上眼間距下凹呈溝狀。角質細齒密生于顎的邊緣,無大牙。背呈灰黑色或銀灰色,并有灰棕色或灰綠色的斑點,脊椎骨及兩側肋骨均呈嵴狀突起,全身密布圓鱗。四肢指、趾各5,除第一指、趾外,均有爪。層細長而結實,上粗下細,中部可見骨節,色與背部同,質堅韌,氣腥,味微咸。
以體大、肥壯、尾全、不破碎者為佳。
1.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小便頻數者,可與淫羊藿、巴戟天、菟絲子等配伍,以增溫腎止遺功效。
2.肺腎兩虛,氣喘咳嗽者,可與人參同用,以補腎納氣;或加胡桃肉、五味子等,以增定喘止咳之功。
蛤蚧味咸,性溫;歸肺、腎經;體腥氣雄,可升可降;
具有溫腎助陽,益肺定喘的功效;
主治腎虛陽痿,遺精,小便頻數,消渴,肺腎兩虛氣喘,虛勞咳嗽。
蛤蚧因其鳴聲而得名。《開寶本草》云:“一雌一雄結合,常自呼其名,曰蛤蚧。”蛤解,解字乃因聲致誤;《日華子》作蛤蟹,乃“解”字又加“蟲”旁。《綱目》云:“仙蟾因形而名。嶺南人呼蛙為蛤,又因其首如蛙、蟾也。”其形如壁虎而大,故亦名大壁虎。
圓肉淮杞燉花膠:'1.花膠(魚肚)隔夜用水浸透,切塊,用水洗凈。2.蛤蚧擦去鱗片、去頭、去爪、用水洗凈、切塊。3.龍眼肉、淮山(山藥)、杞子、黨參、生姜和紅棗用水洗...
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