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大地的徐霞客
課前預習
1、在整體閱讀單元文本的基礎上,精讀課文,為自讀后文奠定基礎。
2、通過探究、交流、品讀,層層深入,感悟徐霞客之奇。
3、以感悟徐霞客旅行過程為生發點,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及想象能力。
4、通過文本閱讀,激發學生走進生活、探索知識的愿望。
課文生字
課文原文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用雙腳,一步一步地走遍了半個中國大陸,游覽過許多名山大川,經歷過許多奇人異事,并且把他游歷的觀察和研究記錄下來,寫成了《徐霞客游記》這本千古奇書。
當時的讀書人,都忙著追求科舉功名,抱著“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觀念,埋頭于經書之中。徐霞客卻卓爾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圖經的收集和研讀。他發現此類書籍很少,記述簡略且多有相互矛盾之處,于是他立下雄心壯志,要走遍天下,親自考察。此后三十多年,他與長風為伍,云霧為伴,行程九萬里,歷盡千辛萬苦,獲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資料。徐霞客日間攀險峰,涉危澗,晚上就是再疲勞,也一定錄下當日見聞。即使荒野露宿,棲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筆為記”。
徐霞客的時代,沒有火車,沒有汽車,沒有飛機,他所去的許多地方連道路都沒有,加上明朝末年治安不好,盜匪橫行,長途旅行是非常艱苦又非常危險的事。
有一次,他和三個同伴到西南地區,沿路考察石灰巖地形和長江源流。走了二十天,一個同伴難耐旅途勞頓,不辭而別。到了衡陽附近又遭遇土匪搶劫,財物盡失,還險些被殺害。好不容易到了南寧,另一個同伴不幸病死,徐霞客忍痛繼續西行。到了大理,最后一個同伴也因為吃不了苦,偷偷地走了,還帶走了他僅存的行囊。但是,他還是堅持目標,繼續他的研究工作,最后找到了答案,推翻歷史上的錯誤,證明長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
徐霞客具有鍥而不舍的科學研究精神。他遇到高山一定要登上峰頂,遇見山洞一定要進去探個究竟。有一次,他到廣西融縣的真仙巖山洞,洞口盤著一條蟒蛇,他還是設法進去,到洞里去考察。又有一次,他到湖南茶陵的麻葉洞,聽說洞里有一條會吃人的神龍,沒有人愿意當向導,他竟然一個人拿著火把進去。當他安全出來的時候,村人都驚訝得不得了,因為連當地人都還沒有人敢進去呢!
徐霞客一生不避艱險,走遍三江五岳,橫跨了中國十六個省份。他的考察記錄,經過現代地理學家的實際勘察,證明他的觀察和描述非常準確,是一份很有價值的科學文獻。他的游記詳實生動,寫山寫水,都能融入深刻的感情,是我國山水文學的不朽杰作。徐霞客終其一生游歷探險,閱讀大地,描述自然,是我國旅游寫作的先驅,也是求真求實、開創田野考察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