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燈的奧秘
課前預習
1.要準確地認讀“宵、盞、懸、旋、蠟、燭、串、幼”這8個生字,生字的讀音一定要讀準。
2.能準確地書寫“奧、秘、形、堂、引、轉、旋、插、蠟、燭、投、串、幼”這13個生字。
3.能夠靈活地使用生字組詞。
4.能夠記住課文比較優美的片段,并能準確填寫出來。
5.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美詞佳句,加強語言積累。
6.了解課文內容,學習茅以升從小遇事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和勇于探索科學道理的精神。
課文生字
課文原文
茅(máo)以升七歲那年,過元宵(xiāo)節的時候,家里買了兩盞(zhǎn)棱(lénɡ)柱形的走馬燈。一盞掛在墻壁上,一盞懸(xuán)在堂屋中央。
走馬燈像磁(cí)石一樣,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著頭,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走馬燈。只見走馬燈中間有一個軸(zhóu),軸上有一個可以旋(xuán)轉的小輪子,軸心插著紅蠟燭(làzhú),輪子四周插著彩色的小紙人和小紙馬。蠟燭點燃以后,輪子就旋轉起來,輪子四周的小紙人和小紙馬也跟著轉[zhuàn]動。明亮的燭光把小紙人和小紙馬的影子投在燈壁上,十分有趣。
他越看越入迷。一連串(chuàn)的問題,爭著往他腦子里擠:小紙人、小紙馬怎么會轉?怎么有時轉得快,有時轉得慢呢?……
他帶著這些問題去問大人。大人告訴他:“是蠟燭的熱氣熏(xūn)的。”他聽了大人的話,就把掛在墻上的走馬燈取下來,“噗(pū)”的一聲,把蠟燭吹滅了。小紙人、小紙馬越跑越慢,最后停了下來。
“那么,怎樣才能讓小紙人、小紙馬跑得快一些呢?”他又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大人告訴他:“熱氣大,小紙人、小紙馬就跑得快。”于是,他又拿來一支蠟燭,把兩支一齊點燃。果然,小紙人、小紙馬飛快地轉起來……
這天晚上,茅以升特別高興。雖然他沒有完全弄明白走馬燈轉動的科學道理,但科學的種子已經播進他幼(yòu)小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