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勤奮
課前預習
1、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3、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課文生字
課文原文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什么?是勤奮。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同學們一定還記得那個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小時候,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為止。以大以后,他更加勤奮。為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后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他用了19年時間,終于編成了著名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
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到17歲才進中學。第一學期末,他的學習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里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于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后來他遠渡重洋,到比利時去留學,由于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在歐洲生物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此可見,即使基礎比別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樣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所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如今,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條件雖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記“勤奮”二字。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