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也在淋雨
課前預習
1.認識6個字,會寫14個字。
2.抓住文中描寫周總理的有關句子,體會句子的意思,感受周總理的精神風貌和思想情懷。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通過讓學生試著提出不懂的問題,初步培養質疑能力。
課文生字
課文原文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鮮花的群眾聚集在上海機場,他們是來歡送一位外國元首的。這時,周總理陪同外賓(bīn)健步走來,人群中立即響起了一片歡呼聲。總理不時抬起那負過傷的右臂,向歡呼的人群招手致(zhì)意。那慈祥的目光,那親切的微笑,那文明的舉止,使人難以忘懷。
突然,烏云蔽(bì)日,雷聲隆隆,剛剛還是晴朗的天空霎(shà)時變了臉。客人剛剛登機,大雨就傾盆而下,人群出現了小小的騷(sāo)動。“看,我們的總理!”突然,有人喊了起來。顯然是由于激動,聲音有些發顫。人們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總理。只見他還是彬(bīn)彬有禮地站在原地,向飛機上的外賓招手致意。群眾看見了,也很有禮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員怕把總理淋病了,為總理撐起了雨傘。周總理輕輕地擺擺手,謝絕了。又一位工作人員再次上前為總理撐起了雨傘,并懇求道:“總理,您就擋擋雨吧!”周總理轉過頭:“你看,群眾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外賓的專機起飛后,周總理渾身都濕透了,雨水順著臉頰(jiá)不停地往下淌(tǎnɡ)。工作人員又心疼,又著急,忙遞上一條毛巾:“總理,您擦把臉吧!”周總理接過毛巾,卻沒有忙著擦臉上的雨水,而是對工作人員說:“趕緊告訴有關同志(zhì),動員機場和附近單位的食堂燒些姜(jiānɡ)湯(tānɡ),給挨雨淋的群眾驅(qū)驅寒,暖暖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