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姓起源
1、相傳夏禹的后代有以南(男)為姓者,見《史記.夏本紀》;2、《姓源韻譜》:商王盤庚的妃子姜氏,夜夢赤龍入懷,懷孕十二月生一子,手握“南”字,長大后主管荊州,號“南赤龍”,其曾孫南仲(周宣王)在周初時為大夫;(浙江溫州說)3、《古今圖書集成.氏族典》春秋時姬姓衛靈公子郢,字子南,其后代有以南為姓(河北棗強、陜西渭南說);4、春秋時晉國高士隱于南鄉,其后裔改姓南(山西說)。5、滿族的南姓,來自那拉氏
另據山西僑聯新發布:南氏起源于山西,為春秋晉隱士后裔,現該省20024人,排129位。
在河北、山東交界一帶世代還流傳著一個故事:明孝宗孝康張皇后(河北滄縣興濟人,現其陵為十三陵西北角的泰陵,03年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為人機智、賢明,曾輔佐孝、武兩帝成政事。并辦理了很多好事如奉圣旨順民意,修興濟減河(天津稱娘娘河)、建青縣盤古廟。而其兩兄弟張延齡、鶴齡卻仗皇親橫行鄉里,占民田等。1547年,即張皇后死后5年,在位的明世宗將其全家抄斬,部分子孫四處逃跑,為便于以后相認,由張姓分東、南、西、北四個姓氏。為此,有“東南西北本姓張”之說。在當地,南姓與東姓歷史上就論一家人。(此說在河北、山東、天津一帶廣為流傳而且極為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