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
-
訾姓來源
源流一
以地名為姓。春秋時期周國有地名為訾(在現(xiàn)今河南省鞏義市一帶)的,居住在此地的人家就將地名作為姓氏,形成訾姓的一支。
源流二
為他姓所改。古代有訾陬氏部族,帝嚳的一個妃子即為該部女子,訾陬氏后人有的省去陬字,成為訾姓。
源流三
出自祭氏所改。南北朝的時候,居住在齊地的祭姓人認為祭姓不吉利,于是將祭姓改為訾姓,稱此氏。
源流四
出自姜姓,以城名為氏。周朝的爵位為伯的祭國(今河南省鄭州市的東北)有城名為訾。后來這個城被齊國奪取,此城的人遂以訾為姓。
源流五
源于國名,出自夏朝諸侯國中有皆陬國,屬于以國名省文簡化為氏。在三千多年前發(fā)祥于中原地區(qū),有一個流源古老的家族訾娵氏,亦稱訾陬氏、有娀氏,是遠古“三皇”時期的著名的部落,主要分布于如今的山東省的曲阜一帶。
源流六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訾枝,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訾枝,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一個邑地(今湖北枝江)。
在史籍《左傳·文公十六年》中記載:“(周頃王姬壬臣九年,公元前610年)楚大饑,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師于大林。又伐其東南,至于陽丘,以侵訾枝。” 在訾枝居住的楚國貴族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訾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宋國訾毋,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訾毋,是春秋時期宋國的一個邑地(今河南周口鹿邑馬鋪)。
在史籍《左傳·襄公十年》中記載:“(周簡王姬夷二十四年,公元前562年)楚子囊、鄭子耳伐宋,師于訾毋。庚午,圍宋,斗于桐門。”在訾枝居住的宋國貴族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訾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
源于嬴姓,出自戰(zhàn)國后期趙國貴族訾辱氏,屬于以歷史事件為氏。在史籍《潛夫論·志氏姓》中記載:“訾辱氏,趙嬴姓也。”
訾辱氏與恭叔氏、邯鄲氏、嬰齊氏、樓季氏一樣,都是為周穆王姬滿駕御馬車的造父之趙氏支裔,是趙武靈王的后裔子孫。
網(wǎng)友關注
精品推薦
- 喀什區(qū)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尼勒克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1/8℃
- 文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1/20℃
- 澤普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5℃
- 興慶區(qū)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小雨,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轉(zhuǎn)3-4級,氣溫:31/14℃
- 垣曲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6℃
- 大柴旦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zhuǎn)<3級,氣溫:19/8℃
- 儋州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河津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4/19℃
- 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zhuǎn)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