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
出自 偰(契xiè),一作卨,尊稱閼伯。五帝之一帝嚳之子、帝堯的異母弟,生母為簡狄,出生于上古時代的商。封為玄王,堯稱帝時做為司徒。相傳為帝嚳后妃簡狄吞玄鳥之卵而生?!蹲髠鳌份d:“陶唐氏之火正契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閼伯在公元前2400年,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發明了以火紀時的歷法,在管火的同時曾筑臺觀察星辰,以此為依據測定一年的自然變化和年成的好壞,為中國古老的天文學作出了貢獻。契在他的出生地與封地“商”(今商丘)做火正,嘔心瀝血,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中國民間尊他為“火神”。契死后葬于封地,建有閼伯臺,由于契的封號為“商”,他的墓冢也被稱為“商丘”,即今商丘市的由來。
黃帝第三代孫是上古五帝之一高辛氏帝嚳。傳說帝嚳(又稱帝俊)也象他的始祖黃帝一樣,分別從三個不同的氏族中挑選了三位美麗嫻淑的姑娘為妻,生下了四個有出息的兒子。正后是屈原在《楚辭》中所贊美的有娀氏美女簡狄,生子名偰(契xie),是商王族的始祖。三妃陳豐氏美女慶都,生帝堯放勛。三妃鯫訾氏美女常儀,生帝摯。帝嚳的[1-2]
注:商祖始祖是帝嚳后裔那是有資料證明只說一點證明就是商湯伐夏建立商王朝后把這個事情告訴了先祖帝嚳有段是”從先王居“說的就是帝嚳!其他的都是附會不多寫了特指周認有段古文集也有寫帝嚳對姜嫄的話:“此子焉能無父而生焉?”說明棄是他媽媽在外野合所生這里不是罵她而是說當時有這種習俗也是為了人口興旺有野合之說!
契在堯的時候出生,在舜的時候成長,并表現出過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對他進行表彰的時候,大禹就說這里有稷、契、陶等人的功勞。于是,舜還專門下了命令,任契為司徒,讓他用父、母、兄、弟、兒子等倫理觀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地,賜姓為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傳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孫湯的時候,經過了8次遷都,最后終于在亳定下了統治中心,成為與夏朝抗衡的一個強大的部落集團。
那時候,夏朝已經走到了它的窮途末路,與夏朝成為鮮明對比的是,商王國正處在蒸蒸日上的發展時期。商王國的首領湯很會治國,他有一句名言:“人通過水可以知道自己的形象,君通過民可以知道國家治理與否”。湯還是一個仁義的君主,人們紛紛前來投奔他。在這股離夏奔湯的人群中,有一個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湯治理國家的良輔。
最后,殷湯向夏王朝發動了進攻,一舉打敗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亳定都,建立了商朝。這些以子為姓的契的子孫們,有湯、盤庚、武丁、太甲、太庚、小甲、祖庚、祖甲、武乙、帝辛(受辛,受德)等的杰出人物,而商王朝也時盛時衰地延續了500(600)多年的時間,最后終于亡在第31位君主帝辛手中。林氏為比干之子林堅后人。比干的墓地,《水經注·清水》說是在朝歌(今河南淇縣),《史記·周本紀》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說在衛州汲縣(治今河南衛輝市)10里250步。比干的后代便在從淇縣到衛輝市一帶的土地上生活,并以王作為自己的姓氏。最早生活在商都一帶的王姓,實際上是殷商王族子姓的后裔。
商朝
商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重要朝代,是中國奴隸制的鼎盛時期,從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共27世。
第三階段是“晚商”。自天乙(湯)至帝辛(受德),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經歷了將近六百年。
傳說商族是高辛氏的后裔,居黃河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 舜時,商族出了一位杰出的軍事首領——契。后來商人把他稱作“玄王”,作為始祖,并編出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的頌歌來贊美他(《詩經·商頌·玄鳥》)。太康失國時,契的孫子相土開始向東方發展,《詩經》上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到夏朝中期,冥子王亥“作服牛”,向河北發展。到契第十四代孫湯時,商已成為東方一個比較強大的方國?!秶Z·周語下》說:“云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相傳商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后,就以“商”作為國號。其后裔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后,“殷商”并稱。
商朝發展過程中建立了一些同姓方國,是商王封同姓親族建立附庸方國做為擴大疆域的手段之一,如唐方、林方、子方、商方、井方、旁方、戈方、木方、鄧、宋方、亞方、示方、虎方、微方、息方、奠、黍、竹、攸、元、及、侁、告、盾、戔逢、薄姑、郁方、宣方等方國,有些是在商朝末期才被替代為子姓方國,同時還有其他同盟方國如黃國。
黃國,古潢(黃)國,位于今河南潢川縣一帶。東夷少昊的后裔黃尹建立了黃國?!吨駮o年》載:"(夏)后相即位,二年,征黃夷。卜辭中有"伐于黃尹三牛"的記載,是后人祭祀黃尹(伊尹),卜辭有“王固日,其于黃尹告”(甲骨文合集7.323),又有卜辭“貞:叀黃令口方”,說明黃是商代重要的官員可以號令口方。卜辭有“王在潢,貞王其星大兌”,古潢(黃)國是商時期的重要方國,黃尹之后黃甲被沃丁封于黃國為候,它與商王朝保持著密切而融洽的聯系。
孤竹國,《史記·伯夷列傳》注引《索隱》所記:“孤竹君是殷湯三月丙寅日所封”。是為孤竹侯國。殷墟甲骨卜辭文中稱“竹侯”。時在商湯建立商朝之初,一說是商湯十八年(待考),約公元前1600年。據史書記載,孤竹國為商王朝在北方的一個諸侯國,其國君姓墨胎氏。墨胎氏在文獻中或作墨夷氏、目夷氏。據《史書、殷本紀》:“偰(卨,契)為子姓,其后分封,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也就是說,孤竹國君為建立商王朝的商部落始祖契的子孫后代。孤竹國建立于商朝開創之時,為商代的同姓諸侯國。從契到滅夏桀、建立商朝的湯,共傳十四代。在這樣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商部落的不斷擴大,孤竹國所在地早就落在它的勢力范圍之內,待商朝建立之后,在這里建立一個統轄一方的同姓諸侯國。商朝最初建都于毫(今山東曹縣南),孤竹國的建立,起到了鞏固它在北方統治的作用。
鄧國,(前1264年—前678年), 商王圣帝武丁時,大封諸侯,丁已年(公元前1264年,另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譜》推算為公元前1240年),將其叔父曼季(字德陽)封于鄧地,建立曼姓鄧國,為一世鄧國侯。馬世之先生認為,商代晚期,鄧人南徙至今河南郾城縣東南。
箕子朝鮮
箕子朝鮮:箕子朝鮮由殷商帝王族箕子建立,殷箕子名胥余,是商王大帝武丁子子其的后代。朝鮮半島一些姓以箕子為始祖。箕子在高句麗、王氏高麗、李氏朝鮮等朝鮮王朝都被奉為始祖或神祇。李朝實錄《成宗實錄》卷二十“壬辰三年(1472)七月乙巳”條載:“吾東方自箕子以來,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風,女有貞正之俗,史稱小中華。” 李朝成宗二十四年(1493)12月,重修箕子廟。 李朝光海君五年(1613)4月,置箕子殿監。
春秋宋國
宋國是中國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公爵,國君子姓或殷(依燕穎)姓,位于今河南商丘一帶,為周朝三恪之一、春秋戰國十二諸侯之一。周發死后,武庚復辟無果...周另封帝辛的庶兄,當年曾降周的微子啟于商丘,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西南),國號宋,即宋國,以奉商朝的宗祀。到宋襄公之時,宋國國勢漸盛達鼎盛時期,宋襄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戰國前286年,齊國滅掉宋國。
宋國歷史文化名人有微子、孔父嘉、宋襄公、宋文公、子罕、丌官氏、墨子、莊子、惠子等。
南朝齊
即南齊(公元479--502年),開國之君蕭道成是劉宋將領,在宋明帝在位期間擔任右軍將軍。宋明帝去世后,他與尚書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公元474年,蕭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陽王劉休范的反叛,進爵為公,遷中領軍將軍,掌握了禁衛軍,督五州軍事。此時劉宋政權內斗激烈,蕭道成逐漸掌握大權。公元477年,蕭道成殺后廢帝劉昱,立劉準繼位。蕭道成被封齊王。在這之后,蕭道成鏟除了忠于劉宋的袁粲、沈攸之等人。公元479年,蕭道成迫使劉準禪讓,劉宋滅亡,南齊建立。齊和帝被迫禪位于蕭衍。蕭衍改國號為梁,是為梁武帝,南齊滅亡。
南朝梁
南梁(502年-557年),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南朝四個朝代中的第三個朝代,由蕭衍取代齊朝稱帝,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國號梁,因為皇帝姓蕭,又稱蕭梁。梁朝后期國勢敗壞,北齊和西魏相繼來攻,失去了大片土地,注定了北強南弱之勢。蕭方智時陳霸先廢帝自立,改國號陳。另外蕭衍的孫子蕭察曾在江陵建立西梁,傳三帝,后亡于隋。至隋末大業十三年,蕭銑在江南重建蕭梁,歷五年,為唐朝所滅。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新市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高雄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6℃
- 康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6℃
- 白城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5/14℃
- 莘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涇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9℃
- 濱??h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7℃
- 儋州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永靖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7℃
- 澳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