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
-
北唐姓來源
北唐姓起源
第一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隱士越,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春秋時晉有高人越,隱伏于北唐,因氏。漢時有北唐于真治京氏易。”
至于這位叫越的高人因何要隱居于北唐(今山西平陽),既然已經隱伏起來了,又為何被那么多的史家所知,就很難考證了。反正,其后裔子孫以先祖隱居之地的名稱為姓氏,稱北唐氏,后省文簡改為單姓唐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于古西羌族,出自秦、漢朝時期西北地區少數民族北唐部落,屬于以部落名稱為氏。 北唐部落,屬遠古西羌民族的一支,漢、魏、晉、唐時期以“北唐”為其部族名稱,后逐漸分化,分別融入吐蕃、匈奴以及漢族,時稱北唐族,或北唐氏。
后來,衍居于青海地區的北唐族人大多加入了回回教,其中的一個分支為著名的昂拉部落,卻改姓為項氏,其演變過程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第三個淵源
源于祁姓,出自商王朝時期北唐國,屬于以國名為氏。商湯時期,有韋國、南唐、北唐等小諸侯國,皆忠于商王室,而且關系密切。在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關于殷王去唐國田獵的記載,還有“唐國奉殷王命討伐鄰近的長人國、苦方國”的記載。史學家認為這個“唐國”指的就是“北唐國”(今山西晉陽),當時其國力比較強盛,其境出產駿馬,這在史籍《汲冢紀年》(竹書紀年)中有記載:“北唐之君來見,以一驪馬,是生騄耳。”“騄耳”,就是行速極快的良馬。而位于北唐國南方的南唐國(今山西安澤,一說今山西臨汾)則比較弱小。
在商王盤庚子甸(按盤古王表推算為公元前1401~前1374年在位,斷代工程認為是公元前1328~前1300年在位)遷都于殷(今河南安陽)而將國號更稱為“殷”之后,晉南地區成為殷商王朝的王畿之地,與位于晉中的北唐國關系更為密切。到了商王武丁子昭執政時期(商高宗,按盤古王表推算為公元前1324~前1266年在位,斷代工程認為是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遷封韋國國君劉貢(姬貢)于夏墟(今山西夏縣),亦稱唐國,也就是西唐國,并封其子至韋邑(豕韋,今河南滑縣),成為子姓韋國。這樣,在商王朝時期山西地區便有北唐、南唐、西唐這三個祁姓的唐國,國君均為上古賢帝堯(尹祁放勛,唐堯,按盤古王表推算為公元前2357~前2258年在位)的后裔。
周武王姬發于商末帝子受辛三十二年(按盤古王表推算為公元前1123年,斷代工程認為是公元前1046年)滅商立周之時,北唐國隨之滅亡,之后其國人多以故國名“北唐”為姓氏,稱北唐氏后大多分別省文簡改為單姓唐氏、北氏,其中唐氏居多,皆世代相傳至今,皆尊奉堯帝為得姓始祖。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雷陣雨,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8/22℃
- 永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3℃
- 瑪曲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6/8℃
- 湟中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9℃
- 阜康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4℃
- 西和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4℃
- 安定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1/11℃
- 高平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級,氣溫:20/13℃
- 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禮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