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
-
銀姓來源
銀姓起源
完顏
金世宗之子完顏永蹈,本名銀術可,被封為鄭王,配享太祖廟庭受皇家奉祀.于金世宗在位時均鎮守南京(今河南省開封市),明昌年間總刺武定軍,但因宮廷叛亂(暗合鄭王完顏永蹈被害),及蒙古人造反,后以謀反罪伏誅,為逃元兵禍和被誅滅九族,分南北兩向遷徙,其子孫逐以其原名命姓,乃成銀姓,北遷的一支走河南省新鄉市出焦作市,入山西省。形成北方諸省的銀氏后裔;南遷的一支經湖北、江西、湖南入廣西的羅城縣,形成了南方諸省的銀氏后裔。《辭源》所論:“廣西多銀姓,系金銀術可之后。”的記述是經過多方詳盡的考證的。而廣西的銀氏又多以羅城縣為其聚居地,并向融水縣、柳城縣、象州縣、武宣縣、柳江縣、宜州市、都安縣、臨桂縣、龍勝縣等地發展,成為廣西銀氏的發源地。從這個意義上講,廣西銀氏的發源地在羅城縣。銀青光祿大夫,僅次于金紫光祿大夫,這兩個爵位是由皇室宗親承襲,完顏永蹈(銀術可)爵位正是銀青光祿大夫(也就是鄭王),與大名鼎鼎的金兀術是族兄弟,金兀術的爵位是金紫光祿大夫,爵位是可以承襲的(當然除了犯“十惡不赦”之罪)。金雖然軍事強大,但是內部矛盾重重,金世宗完顏亮奪取政權后,開始排除異己者。銀術可和他的后輩因此獲罪,為求生存,不得不從北遷徙到南方。當時朝代更迭,戰亂紛紛,南宋相對而言,是比較安寧的。特別是當時的廣西和湖南,還是未開發的蠻荒之地,更適宜于隱姓埋名。推斷:金亡后大批金臣舊將南遷或投降蒙古或歸附南宋(散落華夏大地),銀姓也同時在此亂世中形成.
金姓
金穆軻為望族之后,可世襲爵位或封官當差,按其1229年為金國河南開封府總督官員,符合歷史。且金國亡于1234年,在亡國時避禍南遷是有可能的。由此推算金穆軻為官時30歲左右,生年約在1200年,為完顏彀英之孫或曾孫.完顏彀英又為完顏永蹈之子,金亡于公元1234年,距今770年。完顏永蹈(銀術可)是吾姓之祖也,迨傳高祖穆軻公時,時金帝已滅遼攻宋,占有東三省,黃河流域各省及江蘇、安徽、淮北之地,最后占領汴京,并設官統治,公身居帝胄。亦遷避河南開封府任總督官員。未幾元世祖忽必烈伐金攻宋。公被驅而戳之。遂蓋姓以名諱冠首之銀字為姓。
官名
古代有光祿大夫之官,被授予銀青綬帶的光祿大夫稱為銀青光祿大夫,子孫以銀為氏。
翁姓
一說是祖籍原為湖北襄樊麻城,在明末清初的時候通過“湖廣填四川”入川,在今富順縣趙化鎮一帶定居。祖上原本姓翁,道光二十七年進士。咸豐八年擢補為禮部主事。1861年8月咸豐帝駕崩,素順等八人為輔政大臣,慈禧發動“辛酉政變”。八大臣被處死。因受門生關系牽連,被定死罪。后因有人報信,遂連夜出逃。官府派兵設卡追趕。祖上經直隸、山西、陜西入四川。在山西時,路遇關卡,官兵盤問,恐漏身份,遂以五十兩白銀相與。故官兵不再追問,并大聲道:“我已知爾等姓銀不姓翁!”過關。回川后改名換姓“銀”。
二說是本祖籍乃福建閩侯。其他過程與前所述基本一致。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鎮原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阿圖什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3℃
- 阿拉爾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2℃
- 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雷陣雨,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8/22℃
- 頭屯河區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班瑪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1/5℃
- 水磨溝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昌吉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陵川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2℃
- 通渭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