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
齊姓來源
齊姓起源
出自姜姓,以國名為氏。《通志.氏族略》載:“太公望封于齊,子孫以國為氏。”齊姓始祖為姜太公子牙,是炎帝之后,發源于山東省營丘(臨淄)。姜太公封齊的故事,流傳很廣。
主要是說炎帝的后裔四岳因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呂國(在今河南南陽)。商朝末年呂國出了一位很有才干的人,姓姜名尚,字子牙,以國名為姓,稱為呂尚。當時商朝幾代君主不昏即暴,所以,呂尚雖有滿腹經綸,毫無用武之地。呂尚年過七十,仍在尋找顯示才華的良機。這時,西方周圍的西伯姬昌廣招賢士,呂尚聽說到消息,立即趕去。但他沒有馬上去拜見西伯昌。卻于渭水支流茲泉河邊用直鉤下釣,而且口中念念有詞:“短竿直線守潘溪,這個機關誰人知?只釣當朝君與臣,何嘗意在水中魚。”見者無不驚訝可笑。有一天,西伯昌外出打獵,進行占卜,說此行將得一位輔國賢才。西伯昌聽說呂尚直鉤垂釣之事以后,料定他決非等閑之輩,必有天才。于是躬身前往,來到渭水之濱,上前同他攀談。西伯昌聽了呂尚很有見地的談吐,即恭清呂尚同坐一車,親自執鞭駕駛,回到宮中,封為國師,號稱“太公望”。太公望為西伯昌出了許多好主意,使周的實力和聲望大大提高。西伯昌死后,周武王尊呂尚為“師尚父”。對他更是言聽計從。在呂尚的輔佐下,周武王終于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國力富強,稱為霸主。公元前567年,齊靈公滅蔡國,齊國疆域擴展到山東東部,西到黃河,東到大海,南到泰山,北到無棣水,盡屬齊國。春秋末年,齊國國勢衰危,君權逐漸為大臣田氏所取代,姜姓的后裔有以國為氏,稱為齊氏。春秋時衛國有大夫名齊子,本為姬姓,其名不可考,齊子為其字。其子孫以祖父之字命姓,成為齊姓一支。歷史上武都氏族有齊氏。如齊萬年即是。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久治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18/5℃
- 舟曲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8℃
- 米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4℃
- 伽師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5℃
- 沙灣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3℃
- 新市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卓尼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9℃
- 貴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5/12℃
- 喀什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麥蓋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