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葉赫那拉氏的起源,有一個故事:在元末明初時,已在葉赫河建立了葉赫城的葉赫那拉氏家族與愛新覺羅家氏族發生了一場戰爭,當時,愛新覺羅家族的頭領為了使葉赫那拉氏臣服,就指著大地說道:‘我們是大地上最尊貴的金子(愛新覺羅就是金子的意思)!’而葉赫那拉的首領聽了一陣大笑,他指著天上的太陽說道:‘金子算什么,我們姓它!’葉赫那拉氏最后打敗了愛新覺羅,成為當時東北最大的一支部落。”
-
-
《那氏族譜》收藏在遼寧省鳳城滿族自治縣那家。那氏即滿族葉赫那拉(納喇)氏。1943年由十一世孫那壽山主持修譜。《族譜》主要內容有:敘言、序言、世系、羊公墓表、那氏老墳塋圖、大祭所用之物圖、祭祖禮節、孝順范例。
本書所記那拉氏,即是原來住在葉赫部的納喇氏。清初始祖奇瑪瑚“從龍入關”,隸滿洲正藍旗。奇瑪瑚有九子,第九子羊山于康熙中葉(17世紀末)到鳳城駐防,與次子那郎阿居住在城西南60里石柱子東溝。羊山長子彥圖里在北京任侍衛,后數年其子黑色隨叔防御,又南遷60里到藍旗堡,至今仍居其地。《族譜》中記載滿族的姓氏有滿人當官后“即隨官姓”之說。那拉氏在光緒末年改漢字“那”,并按漢俗按輩命名。
《族譜》根據那壽山、那慶田遺留的筆記草本,記載那氏祭祀中的禮儀。其中對領牲、祭祖、祭梭龍(索羅)桿子、換鎖線等做了詳盡記載,并繪出了所用物件圖示。這對我們了解和比較研究滿族各姓氏的風俗差異提供了可貴的資料。
《族譜》世系中記載始祖九子的居住地,要以了解到葉赫那拉氏奇瑪瑚一族的分布情況;同時通過羊山的世系也可以了解該支的人口增長情況。二世羊山1人,三世2人,四世4人、五世8人、六世17人、七世36人、八世66人、九世80人、十世53人、十一世14人。其中十世、十一世中有因年幼尚未成婚者沒有編人世系中,所以人數不如前代多。
-
其后代分布甚廣。清朝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納喇氏“為滿洲著姓,其氏族散處于葉赫、烏拉、哈達、輝發及各地方,雖系一姓,各自為族”。其各地方包括尼馬察、張、科爾沁、長白山、伊巴丹、伊蘭費爾塔哈、布爾哈圖、伊哈里、扎庫木。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指明末居住在葉赫部的納喇氏,在努爾哈赤征服與招撫下遷居到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撫順新賓境內)。以后跟隨努爾哈赤、皇太極征占四方,為滿族的形成和清朝的建立創造了必備條件。順治元年(1644年)納喇氏大部分入關,定居北京并派遣到各地駐防。
-
-
“葉赫那拉”姓女寶寶取名
葉赫那拉瓊貝
葉赫那拉劉沅
葉赫那拉虹習
葉赫那拉圖仰
葉赫那拉慧曉
葉赫那拉逸嬋
葉赫那拉榆余
葉赫那拉英露
葉赫那拉贈占
葉赫那拉穩瓔
葉赫那拉郡謹
葉赫那拉孫瑛
葉赫那拉熾傳
葉赫那拉復柏
葉赫那拉川小
葉赫那拉尹永
葉赫那拉岸陳
葉赫那拉佘镕
葉赫那拉飛菊
葉赫那拉楓萱
“葉赫那拉”姓男寶寶取名
葉赫那拉雄開
葉赫那拉瑰盛
葉赫那拉鐵顏
葉赫那拉烽鶴
葉赫那拉生勻
葉赫那拉翰洛
葉赫那拉穩劉
葉赫那拉博洛
葉赫那拉仙智
葉赫那拉劉皓
葉赫那拉暄營
葉赫那拉司守
葉赫那拉賢豪
葉赫那拉富毅
葉赫那拉口旺
葉赫那拉軾臺
葉赫那拉金亙
葉赫那拉嚴董
葉赫那拉開也
葉赫那拉琨記
-
-
-
著名人物
太祖孝慈高皇后折疊太祖孝慈高皇后,納喇氏,葉赫部長楊吉砮女。名孟古姐姐(音譯,又譯孟古哲哲),太祖初起兵,如葉赫,楊吉砮以后許焉。楊吉砮為明總兵李成梁所殺,子納林布祿繼為貝勒,又為成梁擊破。歲戊子秋九月,以后來歸,上率諸貝勒、大臣迎之,大宴成禮。是歲,后年十四。歲壬辰冬十月,太宗生。歲癸卯秋,后病作,思見母,上遣使迎焉,納林布祿不許。九月庚辰,后崩,年二十九。
葉赫那拉布喜婭瑪拉(歷史上又有自撰其小名為東哥)
明萬歷二十五年(公元1597),海西女真四部在“九部之戰”大敗四年后,遣使向努爾哈赤通好,葉赫部還表示愿將死于“九部之戰”的布齋之女東哥許配給努爾哈赤。東哥本名布喜婭瑪拉,于1582年出生在吉林梨樹縣,是女真族第一美女,自幼就美名遠播,部落巫師還說她“可興天下,可亡天下”,有著非比尋常的來歷。努爾哈赤當然心花怒放,立即下聘定親。東哥假如順利地嫁給努爾哈赤的話,那就是要與姑姑孟古姑姑共侍一夫了。然而她堅決反對,向哥哥布揚古貝勒說:“努爾哈赤是殺父仇人,誰能夠殺了他,我就嫁給誰。”于是,葉赫部毀掉了東哥與努爾哈赤的婚約,并以“殺努爾哈赤”的條件向諸部落公開為東哥征婚。
事實上,這在東哥的婚姻史上,已經是第三度毀婚了。她九歲時許嫁哈達部歹商貝勒,然而這只是一條美人計:在迎親的路上,歹商被“岳父”葉赫部伏兵所殺。隨后,葉赫部又將東哥許配給烏拉部布占泰,以誘使他參與“九部之戰”,布占泰隨后便在這場戰爭中做了努爾哈赤的俘虜。當布占泰四年后被釋放打算迎娶的時候,東哥卻早又被許配給了努爾哈赤。
聽說東哥征婚,哈達部酋長孟格布祿立即血氣上涌,報名應征,訂下婚約后遂于萬歷二十七年五月向努爾哈赤宣戰。九月,孟格布祿兵敗,向努爾哈赤投降。努爾哈赤找了個借口把他給殺了,又將富察氏所生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兒子武爾古代,萬歷二十九年以后,哈達部徹底被努爾哈赤吞并。
孟格布祿的結局并沒有使得垂涎東哥美色的男人們停止前赴后繼的腳步。萬歷三十五年(公元1607),輝發部的首領拜音達理貝勒與東哥訂婚,背棄了原來與努爾哈赤之女的婚約。九月,怒火中燒的建州女真出兵扈爾奇城,沒費多大力氣,就把輝發部給消滅了。
接著,東哥又再次與烏拉部貝勒布占泰訂下了婚約。布占泰聽說有機會抱得美人歸,立即把自己與努爾哈赤六度聯姻、七度盟誓的事情全丟到了腦后。當年,他就派重兵埋伏自己的岳父之一舒爾哈齊以及舅子禇英與代善,被擊敗后又以鳴鏑射了舒爾哈齊嫁給他的女兒娥恩哲。忍無可忍的努爾哈赤于萬歷四十年九月親率大軍攻打烏拉部。第二年正月,烏拉部滅亡,布占泰逃往葉赫部。
然而眼光極高的東哥根本就沒把敗軍之將布占泰看在眼里,她拒絕履行婚約。又氣又羞的布占泰不久郁郁而終。
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東哥已經三十三歲,東蒙古暖兔部首領之子吉賽看中了她,向她的哥哥布揚古求娶。然而東哥沒看中吉賽,即使他以征討葉赫相要脅,她也堅決拒絕出嫁。正當吉賽
葉赫那拉氏與努爾哈赤為爭奪東哥而準備大打出手的時候,東蒙古喀爾喀部達爾汗貝勒之子莽古爾岱也來向東哥求婚。已被妹妹弄得筋疲力盡的布揚古大約是想要把吉賽和努爾哈赤的兩支隊伍引開,讓他們找莽古爾岱的麻煩而自己坐收漁利,終于不顧明朝邊防將領的警告,下定決心在當年九月將東哥嫁到蒙古去了。東哥出嫁之時,年齡已經遠遠超過了當時普遍的婚齡(當時有些女人在她這年紀,恐怕已經是祖母級了),因此,她在史書上也被稱為“葉赫老女”。
然而布揚古沒想到的是,東哥出嫁后不到一年,就死了,努爾哈赤的怒火仍然要向葉赫部發作。
努爾哈赤是在東哥去世的那一年正式稱帝建立后金的。三年后,即后金天命三年(明萬歷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后金汗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與明王朝決裂,其中“第四恨”即為明朝廷偏幫葉赫,使該部將本來許配給自己的東哥轉嫁蒙古(原文為:“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此恨四也”)。
第二年八月,努爾哈赤用同樣的理由滅掉了葉赫部。
葉赫那拉布喜婭瑪拉,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最奇異的人物之一。她似乎是專為給努爾哈赤制造統一女真、挑戰中原王朝的借口而降生的。她的婚姻經歷,即使最拙劣的言情劇編劇也甘拜下風。這匪夷所思的一切,驗證了巫師關于她“可興天下,可亡天下”的預言。當這個任務完成之后,她也就離開了人世。
東哥應該是個個性極強的女人,她強烈地拒絕了做“禮物”的命運。就在她將婚姻一變再變的同時,她的又一個姑姑(孟古的妹妹)在明萬歷三十八年,姐姐去世七年后甘心接受了和親的命運,代替她嫁給了努爾哈赤。然而即使如此,也不能改變東哥必置努爾哈赤于死地的主意。
努爾哈赤曾因為自己居然不能征服這位絕代美女而詛咒連聲,說:“此女生不祥,哈達、輝發、烏喇三部以此女構怨,相繼覆亡。今明助葉赫,不與我而與蒙古,殆天欲亡葉赫,以激其怒也。我知此女流禍將盡,死不遠矣。”——努爾哈赤真是太不應該了。東哥給他帶來的好處,僅亞于他的生身母親。
中國的男人,多數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推到女人的頭上,曰:“禍水”。若是照這種說法,東哥堪稱是天下禍水第一人。
——自東哥這兒,絕代美女的意思明白了:凡是跟她扯上關系的男人和國家,都“絕代”了……
葉赫那拉部的女人,總是跟愛新覺羅家族的關鍵時刻聯系在一起。除了開國之初的孟古姐姐、東哥,葉赫那拉氏還在清王朝覆滅的時候為其提供了慈禧和隆裕,該家族的這等風水,實在值得研究。
清圣祖惠妃 惠妃(?—1732年)納喇氏,葉赫部東城貝勒金臺石之子德爾格爾的兒子,郎中索爾和之女,康熙帝妃嬪。納喇氏初封庶妃。康熙九年生皇子承慶(殤)。十一年生皇長子胤禔。康熙十六年八月冊納喇氏為惠嬪, 二十年十二月晉惠妃。雍正年間曾奉養于廉親王府,后廉親王獲罪,再度回到宮中。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卒。 《永憲錄》等史書記載說,惠妃葉赫納喇氏是明珠的妹妹,納蘭性德的姑母,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實際情況是惠妃之父為郎中索爾和,明珠之父是牛錄額真(漢名佐領)尼雅哈,盡管他們都是金臺石之后,但不是兄妹關系。明珠與索爾和同一祖父(金臺石),,明珠一度權傾朝野,后因為胤禔謀奪太子之位而遭康熙的不滿,最終被抄家。其子納蘭性德是清朝著名詞人,其詞集《飲水詞》獨步清代詞壇。納蘭也作那拉,惠妃也可以稱作是姓那拉氏,是葉赫部族的那拉氏(葉赫那拉氏),與烏拉那拉氏有所不同。
明珠折疊明珠,字端范,納喇氏,滿洲正黃旗人,葉赫貝勒金臺石孫。父尼雅哈,當太祖滅葉赫,來降,授佐領。明珠自侍衛授鑾儀衛治儀正,遷內務府郎中。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 - 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洲,葉赫那拉氏,是清初著名大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并稱“清詞三大家”。納蘭性德生于天潢貴胄之家,赫赫宰相府,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母親是多爾袞哥哥英親王阿濟格的女兒。年少聰穎過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其二十二歲時中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后授三等侍衛,循進一等,武官正三品。
清高宗舒妃
舒妃(1728—1777),葉赫那拉氏兵部左侍郎永綬之女。乾隆帝嬪妃之一。雍正六年六月初一。乾隆六年初封貴人。十一月封舒嬪,行冊封禮。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一,晉舒妃;十四年四月初五行晉封禮。乾隆十六年五月十九日,生皇十子。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薨。葬裕陵妃園寢。子一,皇十子,殤。
慈禧太后折疊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廣太道惠徵女。咸豐元年,后被選入宮,號懿貴人。四年,封懿嬪。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進懿妃。七年,進懿貴妃。十年,從幸熱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與孝貞皇后并尊為皇太后。光緒三十四年,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葬定陵隆福寺。
隆裕太后折疊德宗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都統桂祥女,孝欽顯皇后侄女也。光緒十四年十月,孝欽顯皇后為德宗聘焉。十五年正月,立為皇后。二十七年,從幸西安。二十八年,還京師。三十四年,宣統皇帝即位。稱“兼祧母后”,尊為皇太后。上徽號曰隆裕。宣統三年十二月戊午,以太后命遜位。越二年正月甲戌,崩,年四十六。上謚曰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天保圣景皇后,合葬崇陵。
都察院承政阿什達爾漢折疊阿什達爾漢,納喇氏,與葉赫貝勒金臺石同族,為兄弟,太宗諸舅也。太祖滅葉赫,阿什達爾漢率所屬來歸,授牛錄額真,隸滿洲正白旗。
輔政大臣蘇克薩哈折疊蘇克薩哈,納喇氏,滿洲正白旗人。蘇克薩哈初授牛錄額真。崇德六年,蘇克薩哈戰有功,授牛錄章京世職,晉三等甲喇章京。敘功,晉二等精奇尼哈番,擢領侍衛內大臣,加太子太保。為清初四輔政大臣之一。詔晉三等精奇尼哈番,賜祭葬,謚忠勇。
尚書、軍機大臣那桐折疊那桐,字琴軒,葉赫那拉氏,內務府滿洲鑲黃旗人。光緒十一年舉人,由戶部主事歷保四品京堂,授鴻臚寺卿,遷內閣學士。二十六年,兼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晉理籓院侍郎。
道光朝兵部尚書那清安:那清安,字竹汀,葉赫納喇氏,滿洲正白旗人。
嘉慶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遷翰林院侍講。累遷內閣學士。二十四年,授禮部侍郎,歷刑部、工部。贈太子太保,謚恭勤。
古琴家葉詩夢
琴人葉鶴伏,潛號詩夢居士,為清葉赫那拉氏瑞麟的第三子,其姑即慈禧太后。初名佛尼音布,字荷汀,又號師孟,鼎革后始易今名。葉氏遺著有《詩夢齋琴譜》、《詩夢齋詩文集》、《詩夢齋日記》、《張船山華新羅詩集聯》、《醫藥雜錄》、《印章食譜雜記》等均未刊。
其他人物折疊此外還有葉赫部大汗楊吉弩、清佳弩、納林布祿、金臺石,前鋒統領、一等男白爾黑圖,葉赫西城貝勒、三等男布爾杭俄,固倫額駙、八大臣、都統顧三泰,兵部理事官、一等男鄂莫克圖,理藩院理事官圖魯什,副都統艾松古,副都統安達立,兵部理事官和托,內大臣、一等伯冷僧機,都統、議政大臣額赫納,一等男又一云騎尉路什巴圖魯,二等子喀山,十六大臣、三等子爵奇蘭,順治朝兵部、禮部尚書果斯海,慈禧之父惠征,孝定景皇后之父都統桂祥,尚書、議政大臣哈雅爾圖,咸豐同治朝大學士瑞麟。
當代人物
張之澍:滿族、葉赫那拉氏。出生在滿族官宦家庭,滿州鑲黃旗人。清末大臣那桐嫡孫。當代著名畫家, 之澍先生出身書香門第,親朋好友中有不少書畫大家;母親曾師從著名書畫家夏午樵,吳鏡汀、王雪濤,本人由于受家庭熏陶,又經王雪濤老師指教,自幼習畫,目前是中國畫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作品有很多被國內外人士收藏。
葉嘉瑩:葉嘉瑩是馳名中外的中國古典詩詞專家,加拿大藉華人學者,現在是南開大學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
葉廣芩:葉廣芩系中國作協會員,陜西作協理事,現任西安市文聯副主席、西安市作協副主席、西安市政協委員;被評為西安市優秀女作家,并獲陜西省委、省政府“德藝雙馨”稱號。
葉仰曦:著名畫家兼昆曲藝術家。
那英:中國著名女歌手,華語歌壇90年代中首屈一指的實力派天后,也是首位獲得臺灣金曲獎的內地歌手。
那威:中國五子棋之父,北京電視臺著名主持人。
那維勛:臺灣演員 在《終極一班》里飾演斷腸人(紅龍),《終極一家》里那維勛飾演的是 葉赫那拉 思仁,《終極三國》里飾演孫堅(葉赫那拉 思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