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姓來源 |
源流一
春秋的時候有匠人叫歐冶子,因為他居住在歐余山,又以冶煉鍛造兵器出名,所以以歐冶為姓。歐冶子后來移居到福建的閩侯縣冶山,為越王鑄造過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鉤等五種利劍。名噪一時。后來又于徒弟為楚王鑄造了龍淵、太阿、工布三把利劍。歐冶子的后代以祖先的名字做為姓氏,形成了歐姓。有的去掉欠字為區姓。歐與區音同。
源流二
夏朝帝王少康的兒子無余,被封于會稽,建立了越國,為諸侯國。到春秋的時候被吳國給滅掉了。十九年后,鉤踐又復國。到鉤踐六世孫無疆為越王的時候。被楚國所滅,無疆的次子蹄被封于烏程歐余山的南部,以山南為陽,所以稱為歐陽亭侯,無疆的支庶子孫,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為姓氏,形成了歐、歐陽、歐侯三個姓氏。后來雖然也有歐陽、歐侯省姓為歐,但是起源仍為這一支。至漢朝時,由歐安又分出一支區氏(見下《三、歷史名人·歐安》),稱區姓。
|
-
區姓郡望堂號 |
郡望
據《郡望百家姓》的記載,歐氏望出平陽郡。
平陽郡:三國的時候魏國所置。在今天的山西臨汾一帶。
堂號
八劍堂:春秋的時候有歐冶子善于鑄造劍,越王請他鑄了五把劍(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鉤),后來,干將又為趙王鑄造了三把劍(龍淵、太阿、工布),這八把劍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劍。
|
-
-
區姓遷徙分布 |
遷徙分布
在漢族的千千萬萬個姓氏當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個祖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由于逃亡、遷徙、避難以及其它原因,同一個祖宗的后人分別擁有不同的姓氏。關于歐氏的傳自越王勾踐,歷來有關的姓氏古籍都已有過考證,《路史》所記載的:“越王無疆次子,封烏程歐余山之陽,后有歐氏,歐陽氏”;以及《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詳載的:“出自姬姓,夏少康庶子封于會稽,至越王無疆,為楚所滅,無疆子蹄,更封烏程歐余山之陽,為歐陽亭侯,遂以為氏”;和《姓氏考略》上所說的:“越王無疆之次子封于烏程歐余山之陽,后有歐氏、歐陽氏、歐侯氏,望出平陽。”由此可見,歐氏和歐陽氏都是越王無疆的第二房子孫,而越王無疆,根據考證,則是距今2440多年前越王勾踐的七世孫。換言之,歐氏和歐陽氏的得姓歷史,算起來至少也已經在2400年以上,真是名副其實的源遠流長。這個家族的子孫尤其值得自傲的是,他們的家世源流,不但可以源源本本地推溯到春秋時代的越王勾踐。而且,更可以遙遠地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圣君夏禹;因為,先秦時期位于浙江的越國,正是由夏禹的五世孫,那位曾經中興夏室的少康之子所傳。換句話說,不論是歐氏,抑是歐陽氏,都擁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家世源流。作為一個歐姓人還有什么比這份榮譽更值得自豪的!區、歐、歐陽三姓同宗。區、歐、歐陽都是春秋時代那位“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的后人。在區、歐、歐陽三姓當中,歐氏和歐陽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現這兩個姓氏,區氏是在漢朝才出現的,因此,區氏族人謙稱是小區,稱“歐”氏為大歐。據《區渭泉祖家譜》又說,廣東新會區氏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間(1265-1274年)從粵北南雄珠磯巷遷徙到廣東新會。在這之前他們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實,不論是區氏、歐氏或歐陽氏,他們的祖先都是從中原,經過莆田,南下福建、廣東各地。 不論在中國或海外華人當中,區、歐、歐陽三姓都是人口數少的姓氏,相比之下,這三個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眾多。
|
-
-
“區”姓女寶寶取名
區飄柏
區航珊
區寅佘
區井鞠
區辛孫
區莉己
區土泊
區厚覲
區菊琪
區閣芝
區瑯驤
區董富
區穎保
區叆斗
區羲覲
區靜鼐
區伯伯
區佛倍
區黃相
區楊蕓
“區”姓男寶寶取名
區顥奧
區歡體
區聰丕
區懷向
區譽士
區臨晁
區修念
區育世
區尊肖
區秉尚
區均隱
區卓島
區泰順
區丁輝
區厚濱
區克忠
區僥鍾
區璽杰
區彰展
區其冬
-
-
|
|
|
|
|
|
|
|
QQ頭像使用方法
把鼠標放到上面的一個QQ頭像圖片上,點擊右鍵,選擇“圖片另存為”,把QQ頭像保存到桌面上,然后點擊QQ面板的“菜單”→“設置”→“個人設置”,這時就進入QQ的“個人設置”面板,然后在QQ頭像右邊點“更改”→選擇“本地上傳”→選擇你剛保存的頭像→最后點“確定”,這在你就擁有了超個性的QQ頭像了,趕快試試吧。
只有QQ會員或QQ等級在16級以上的用戶才可以使用QQ自定義頭像! |
|
|
-
【名人】
區寶
區寶:東漢時期著名的孝子。平都人,而且性格開朗,為人豪爽。
區安
區安:漢朝富商,樂善好施,深得人們尊敬,漢景帝很賞識他的為人。有一天,漢景帝對他說:“卿才德兼備,何欠之有,應去欠為區。” 在封建時代,皇帝賜姓給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種榮譽,表示皇帝關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這一來,歐安便改姓為“區”,成為區安。從此,他的子孫便成為“區”氏族人了。《區渭泉祖家譜》提到區、歐、歐陽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區道江
區道江:長樂人,明代學者,博學多才,四方師事,從游者數千人。
區適子
區適子(1234―1324),廣東佛山市順德區陳村鎮登州村人。傳說是《三字經》的作者。區適子出生于廣東順德書香之家,其祖父輩多是順德早期的進士。區適子少年時代聰明穎悟,有“神童”之稱。長大后,沉穩厚重,精通經史,工文善詞,著有《綺業集》等,以博學洽聞稱著鄉里。
區普祥
區普祥:元代起義軍將領。
區大相
明代學者,字用孺,號海目,廣東佛山市高明區阮埇村人。為文有奇氣,援筆數千言。萬歷癸酉(1589年)與兄大樞舉于鄉,己丑(1589年)與弟區大倫中進士。官翰林檢討,同修國史,經筵展書,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詞恒十五年。萬歷乙巳年(1605),區大相調任南太仆丞。在任3年,稱病回鄉。居鄉8年。1614年病逝。著有《太史詩集》、《詩集》、《圖南集》、《濠上集》和《制誥館課雜文》等。工于詩,詩律板嚴,鑄必煉,為明代嶺南詩家之最。
區大任
區大任:明代南京工部郎中,廣東順德人,嘉靖時期國子博士。學者王士貞稱其為“廣東五才子”之一。是屬于順德陳村的紅欠歐,與其它有歐姓有所分別。
區丁平
區丁平,中國香港影視導演、美術師,1945年生于廣東。1986年憑《女人心》的美術設計提名第五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獎,2003年憑《天下無雙》的美術設計提名第二十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獎。
區瑞強
區瑞強,1955年7月31日生,香港歌手、音樂人,香港浸會大學畢業生,香港電臺DJ。80年代成名,以其獨特的田園氣息在香港樂壇中獨樹一格,《陌上歸人》、《漁火閃閃》是其代表作。由于他擅長彈結他唱民歌,也可說是推動民歌潮流的重要功臣,因此素有“民歌王子”的稱號。
區瑞華
區瑞華,香港資深配音演員,1969年8月1日加入無線電視配音組。2010年2月退休。由于聲線多變化,所以經常為幼年、少年、老年等角色配音。其中多啦A夢中大雄媽媽一角,更是動畫中唯一由首播至今未有轉換配音演員的角色。而因其退休,此角色已由許盈接替。
區丁玉
區丁玉,香港著名音樂監制,也是香港著名歌手張學友的御用唱片制作人。他曾經連續六次獲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的最佳唱片監制大獎,而這六項獎項也都是他與張學友合作所帶來的。他還不斷發掘新人,并積極的幫助張學友籌建自己的音樂工作室。
現代人氣名人
區瑞強
區丁平
區丁玉
近代人氣名人
區濟文
區棠亮
區夢覺
區嘉煒
古代人氣名人
區 乾
區 純
區麗莊
區惠恭
區亦軫
區 瑞
區煥章
區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