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
寧姓來源
甯(Nìng 寧)姓源出有三:
源流一
出自姬姓,來源于封地,以邑名為氏。上古周朝時,衛國有位公族叫衛武公,衛武公將其兒子姬季亹(Wěi 音偉)封于甯邑(今河南省獲嘉縣)。他的子孫便以封地名為姓,稱甯氏,世代相傳姓甯。據《元和姓纂》四十六:“甯,衛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弟頃叔生跪,跪孫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又《潛夫論》引《世本》云:“甯氏出自衛武公子季亹,食采于甯,因以為氏。”再《姓氏考略》:“甯,衛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以邑為氏。望出齊郡,又與寧通。漢甯成,史記作寧成。”據此,甯氏發祥于春秋時代距今兩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一帶古老家世,始祖衛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弟,當時被封為諸侯的周文王眾多子弟之中,相當出類拔萃。衛武公則為衛國第十一任國君,其在位時間相當于公元前812-758年。
源流二
出自滿族復姓所改。清滿族有寧佳氏、寧古塔氏,入關后有從漢姓習俗,改單姓為寧氏。 在《漢字簡化方案》實施之前,其一直用“寧”字為姓,有別于源自漢族姬姓的“寧”。
源流三
誤傳出自嬴姓,以謚號為氏。據《姓纂》和《急就篇》記載:“寧氏與秦同姓,秦襄公曾孫謚寧公,支庶因以為姓。”春秋時期,秦國國君秦襄公有曾孫去世后謚號“寧”,其支庶子孫有以其謚號“寧”為氏,世代相傳姓寧。
但已有考古文物銘文證實(《文物》1978年第11期),秦寧公實為秦憲公,將“憲”錯為“寧”,。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秦襄公曾孫是“秦憲公”。1978年1月,在寶雞縣楊家溝太公廟出土的秦器中,有秦公鐘和秦公鎛各一套,從拓文字形看,名顯是“憲公”,而決非“寜公”(見《文物》1978年第11期)。既然沒有“秦寧公”之說,“甯氏源于秦寧公”這純屬以訛傳訛兩千多年的誤傳,應予廢止,目前也尚未發現源自嬴姓甯氏族譜。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昌吉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昌江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5℃
- 伊寧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獨山子區05月30日天氣:陰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保亭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7/25℃
- 晉城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3℃
- 治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0℃
- 香港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2/28℃
- 城東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河津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