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姓來源 |
母姓起源
“母”姓的歷史悠久,“母”姓是從復姓“胡母”而來,源于田姓,所謂“系出田氏”。春秋時代的齊宣王封他的弟弟在母仰(地名),賜姓“胡母”氏。他的后人分為3個姓,即胡母、胡仰和母。
在《稀姓錄》中提到母姓的名人,唐有母照,宋有咸淳進士母夢牛,明有母德純。當代中國詩人兼散文作家母國政也是母氏家族的名人。在稀有的姓氏中除了胡母、胡仰和母三姓之外,還有母邱和母將,以及姆。
天津南開大學的光學科學家母教授表示,他也不知道“母”姓的起源,不過,他知道“母”姓是源自山東省。他說:“在山東泰安有一個母家莊,這個村莊的居民多數姓母。”他相信他的祖先是從山東移居到遼寧的。
母教授說,他在遼寧錦西出生,那里有四、五百人姓母。“母”姓的的歷史很久,人數不多,分布的地區也不廣,大約在山東、北京和內蒙古有他的宗親,其他地方就很少了。他離開家鄉到外地讀書從未遇過姓“母”的宗親,出來做事以后也一直沒有機會遇到自己的宗親。目前,他的兒子在美國深造也沒有機會遇到母氏宗親。母國光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以及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 |
-
母姓郡望堂號 |
郡望
平昌郡:三國魏置,后廢,晉復置,治安丘(今山東安丘),后魏移治昌安(今河北安丘)。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宋國(約公元五世紀),將頓邱郡改成徐州平昌郡,治所在頓邱,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中部一帶地區。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一是指今整個山西省。二是秦朝初期(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東縣,劃入蒲州。三是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四是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陜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并河東縣入蒲州。
堂號
平昌堂:以望立堂。
|
-
-
母姓遷徙分布 |
母姓早期主要生活在山東一帶,漢唐之間在山東東部形成郡姓望族,以平昌郡為郡望。后因戰亂、仕宦、移民以及明清之際闖關東等原因,逐步擴展到全國各地。
母姓的歷史很久,但人數不多,居住分散,統計難度大,具體人數有待母氏家族后裔共同參與統計后公開結果。應該是屬于稀有姓氏。
如今在山東省的聊城、單縣、泰安、鄒城,
河南省的永城、新鄉,
四川省的廣元市、劍閣、射洪、閬中、蒼溪、儀隴、蓬安、自貢、筠連、青川
重慶市,
貴州省的習水、赤水、仁懷。
安徽省阜陽市
河北省的樂亭、邢臺、棗強、石家莊,秦皇島,
貴州省的遵義、仁懷,習水縣,興仁縣,
云南省的昭通、宣威,
山西省的大同、陽高縣、靈丘縣、代縣、繁峙縣,
遼寧省的昌圖、葫蘆島,
湖北省的十堰,
江蘇省的徐州、宿遷,
黑龍江省的肇東、伊春等地,
據《臺灣區姓氏堂號考》一書記載,1978年全臺戶政口卡資料統計,全臺只有94名母姓民眾,均有母氏族人分布。
|
-
-
“母”姓女寶寶取名
母柯易
母敏靚
母更心
母驛綺
母合鑣
母倚虎
母夏娣
母如毓
母徹喜
母喜宣
母均斐
母菊三
母椿環
母卉曼
母蒂媛
母寬隨
母鞠惠
母鼐司
母分歆
母靜知
“母”姓男寶寶取名
母鋒胡
母珀樟
母尹圳
母尊機
母愿恩
母信鎮
母模舉
母鵬仰
母歆金
母濱適
母鑠引
母禎豐
母辯昂
母驊臣
母衡桉
母日韻
母忠皎
母猛桓
母洛增
母實瑰
-
-
|
|
|
|
|
|
|
|
QQ頭像使用方法
把鼠標放到上面的一個QQ頭像圖片上,點擊右鍵,選擇“圖片另存為”,把QQ頭像保存到桌面上,然后點擊QQ面板的“菜單”→“設置”→“個人設置”,這時就進入QQ的“個人設置”面板,然后在QQ頭像右邊點“更改”→選擇“本地上傳”→選擇你剛保存的頭像→最后點“確定”,這在你就擁有了超個性的QQ頭像了,趕快試試吧。
只有QQ會員或QQ等級在16級以上的用戶才可以使用QQ自定義頭像! |
|
|
-
【姓氏名人】
母夢牛
(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咸淳年間進士。
母德純
(生卒年待考),明朝年間進士。官至大理寺正卿。
母國光
(公元1931~今),遼寧錦西人。著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光學專家。
母瑞身
(生卒年待考),著名地質學家。
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研究員。
系統研究中國金礦分布特征及其成礦規律,借鑒近代國內外成礦理論和國內最新研究成果,重新劃分了中國金礦床的主要成因類型,研究了每一類型的主要特點及各類型之間的內在聯系,強調變質熱液型和交代——重熔巖漿熱液型的重要性。著有《中國金礦成礦規律的初步研究》,
母秋華
(公元1939~今),女;吉林四平人。著名作物遺傳學專家。
1964年畢業于吉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
中國人民解放軍農牧大學(軍需大學)農學農機系植物細胞工程室研究員,吉林農業大學農作物遺傳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導師。
母學勇
(生卒年待考),四川劍閣縣人。著名當代歷史學家
著有《劍閣出土的道教神像及其價值》、《劍閣鶴鳴山石刻道教圖譜的內涵初論》、《四川劍閣武連橫梁子摩崖造像》、《劍閣覺苑寺明代佛傳壁畫》等。
母國政
(公元1941~今),遼寧錦西人。著名當代作家、詩人。
1947年隨工作調動的父親遷往北京。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就讀期間開始學習抒情散文,發表于《人民日報》等報刊上。1963年大學畢業,分配到北京市崇文區業余大學任教。
文化大革命中業余大學解散,前往五七干校勞動。
1973年抽調到崇文區文化館,擔任文學輔導員同時開始小說創作。1979年發表短篇小說《我們家的炊事員》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小說以家庭為一個社會瞭望的窗口,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凡人瑣事表現了普通人的美好性格和人情。他的作品文筆細膩,善于描繪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
1980年調北京出版社任編輯,文藝編輯室副編審。
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毋國政短篇小說選》、《他們相聚在初冬》、《父親的叛逆》、《小巷里的惆悵》、《尋夢》、《青楊掩映的小巷》等。
母碧芳
(公元1955~今),女;四川綿陽人。著名當代作家。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碩士,國家一級文學創作,第六屆全國作家代表大會代表。曾就讀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
歷任教師、記者、文學編輯、行政干部?,F任沙汀文學藝術院副院長,綿陽市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團委員。
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迄今已近兩百萬字。作品包括散文、報告文學、小說,除有近百篇零星作品發表在海內外文學刊物,被多種選刊、叢書選載,收集成書并多次獲獎外,出版《毋碧芳散文、報告文學選》一部,長篇小說四部:《惑之年》三十一萬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1999年獲文化部建國五十周年獻禮優秀作品獎,獲四川省第三屆優秀文學作品獎,綿陽市第二屆優秀作品獎;《今夜,我們試婚……》二十六萬字,香港情佳緣出版社1995年出版;《試婚》二十萬字,《特區文學》1996年一、二期連載;《無雨的日子》三十一萬字,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年出版。
母瀛
(公元1958~今),吉林長春人。著名金屬有機合成與催化專家。
1978~1982年吉林大學化學系學士,1982~1985年吉林大學化學系碩士,1986~1991年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化學系博士。
1985~1986年任吉林大學化學系助教,1986~1986年任吉林大學化學系講師,1991~1992年任加拿大McGill大學化學系博士后,1992~1995年任加拿大Guelph大學化學系博士后,1996~今任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教授。
主要從事新型有機和金屬有機化合物的設計合成、均相催化和手性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具體研究內容包括:設計合成可催化烯烴、環氧化物、環己內酯、丙交酯等重要單體聚合反應的金屬有機催化劑,研究聚合反應機理、條件和工藝,開發新型聚合物材料;設計合成可催化不飽和有機化合物手性加成、環加成、環氧化、偶聯等反應的手性金屬有機化合物,研究手性催化反應,開發新手性催化劑和手性合成反應;設計合成具有特殊光、電、磁性質,特別是具有半導體和發光性質的有機和金屬有機化合物,開發新型功能材料;設計合成可制備高性能半導體材料、超導材料、陶瓷材料的金屬有機前體化合物,研究其轉化為相應材料的機理、條件和工藝。
母鐵軍
現代著名電影人,監制,作品有《鏢行天下》序列。
【文化淵源】
母姓宗祠通用聯
源自上古;
望出平昌。
指母姓源流和郡望。
稱王于大宛;
發跡在平昌。
指毋姓源流和郡望。
純潔家聲久遠;
德厚族脈綿長。
上明朝進士毋純德“純德”二字嵌名聯。
魏國邑侯府第;
明朝進士人家。
上聯:三國魏國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母丘儉,字仲恭。明帝時,任幽州刺史,從司馬懿定遼東有功,封安邑侯。正始中,擊破進略遼東的高句麗兵,遷左將軍,轉鎮南將軍。后為鎮東將軍,都督揚州。以不滿司馬氏專朝政,與揚州刺史文欽起兵討司馬師,兵敗被殺。下聯:明朝進士毋德純,曾官大理寺正。
近代人氣名人
母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