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
-
尋姓起源
斟氏,以國為氏。南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云:“尋,出自姒姓。夏后(氏)同姓諸侯,曰:斟氏,后為寒浞所滅,子孫因為尋氏”。正因亡國,便去邑為尋氏。《尋氏族譜》記載:“自羿、浞相繼為亂,子孫失官。有以斟為氏者,有以灌為氏者,有以為氏者。后去邑為尋氏。參之樂府于音葉征”。夏朝從“太康失國”,“羿、浞代夏”到“少康中興”的四十多年中,斟氏曾兩度失國。先是在河南洛陽被后羿所滅;后是在山東濰坊被寒浞之子澆所滅。其后代有以斟為氏者;有以灌為氏者;有以為氏者,后去邑為尋氏。
《史記·集解》徐廣曰:“斟氏,一作斟氏,氏”。西周有大夫、羅。欽定《四庫全書·姓氏譜纂》記載:“斟,斟氏后。漢朝有斟尚,下人,四門博士,斟氏后也”。嘉慶七年《元和姓纂》記載:“斟,夏諸侯,斟灌、斟尋氏后,以國為姓”。《世本》云:“斟氏,夏同姓諸侯斟氏之后,以國為氏;氏,斟氏之后;尋氏古斟氏之后”。
《萬姓統譜》記載:“尋,河南古斟之后,封于尋,與夏同姓。”西晉有御史大夫尋曾。斟國滅亡后,后人將氏的“”字去掉“邑”旁后變成 “尋”,以氏為姓,作為本族新的血緣徽志。“邑”字,據《說文解字》講:“邑即’ 阝’(今也叫右耳旁)”,在漢字結構理論中,代表著國都、城市、土地、國家。“去邑為尋氏”即表示他們是失去了國家的“尋國人”。從此尋姓便脫穎而出,形成獨立姓而流傳至今。
尋開基地點并州(今太塬)。其子孫一支遷山西榮河,一支遷往山東粱山縣黑戶廟鄉尋那里村,一支遷安徽嘉山(明光市)和江蘇盱眙附近,一支遷江西吉水”。為山西、安徽、山東、江西、湖南尋姓祖先。始祖:恭期,字伯宗,北宋人,塬姓?葛,北宋中后期其裔?O楷改姓漏。始?祖:?淶攏?職仡?,本姓漏,南宋?r?居山??(今?偕芘d?)??里后漏村,至元代其裔?O伯隅,又作伯耦,?耕?,因入?徐氏,始改姓徐。世系修?至第二十一世,排行字??一。本支派排行字自十叁世起:大德振宗奇文??酪惑w?承??垂裕?孝作忠?家????}臣良永?c景福。卷首、一~四:世系;卷五~十七:世?;卷十八:世表、祀典、祀?。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永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3℃
- 銀川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貴南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5℃
- 黃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8℃
- 潛江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21℃
- 昌江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5℃
- 烏魯木齊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合作市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7℃
- 澳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8℃
- 渭源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