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
六姓來源
六姓起源
第一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后期周宣王時大夫姬方叔之后,屬于避禍改姓為氏。明朝初期,方氏一族因明臣大儒方孝孺拒禮燕王朱棣,而遭受一次空前劫難,燕王誅殺了方孝孺,同時滅其十族(九族加上學生),受株連而死者達八百七十余人,被入獄充軍者幾達萬人。許多后裔族人被迫紛紛改姓,四散奔命。方孝孺的一支后人改姓為六氏,多居今江蘇揚州江都一帶。還有人改姓為旋氏、萬氏等,逃至鈞州(今河南禹州),后發展成大族。
該支六氏、旋氏、萬氏,均為明初大儒方孝孺的宗族后人或門生弟子,“旋”字是“方”字的增筆,“六”字是“方”字的減筆,而“萬”字則是“方”字的變筆。
第二個淵源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宋桓公子御說,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宋國有個國君叫子卿,原名叫子御說,是宋湣公(宋閔公)子捷之弟。周莊王姬佗十五年(宋湣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大夫南宮長萬因受到君主戲弄和侮辱,忿殺宋湣公,立公子子游為君。其他諸公子借曹國軍隊反擊,殺公子子游,立公子子御說為君,是為宋桓公。子御說寵妃甚多,生有七子:子茲甫、子目夷、子三種、子四魚、子五蕩、子六鱗、子七肸。一直到周襄王姬鄭元年(宋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1年)春天病逝,由長子茲甫繼位,也就是后來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二、愚仁宋襄公。
在宋桓公第六子子六鱗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六氏、鱗,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個淵源
源于滿族,出自西周后期周宣王時大夫姬方叔之后,屬于避禍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寧古塔氏,出自清六祖即清景祖翼皇帝佟·覺昌安兄弟六人的世居地,后以地為氏,滿語為Ningguta Hala,漢義“六”。清六祖,是指清興祖直皇帝佟·福滿的六個兒子,佟·福滿當時是明朝的遼東都督,其六子分別是:長子佟·德世庫,次子佟·劉闡,三子佟·索長阿,四子佟·覺昌安,五子佟·包朗阿,六子佟·寶實。佟·福滿逝世后由佟·覺昌安承襲都督之爵,駐居于赫圖阿喇(今遼寧新賓永陵鎮),其他五個兄弟也各自筑城,近者距赫圖阿喇五里,遠者也不過遙距二十里,環衛赫圖阿喇而居,這六個人在當時通稱寧古塔貝勒,后來被后世后金大汗佟·努爾哈赤尊為“滿清六祖”。清六祖的后裔子孫世居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綏分(今中俄交界綏分河上游地區)、琿春(今吉林琿春)、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佟吉(今吉林敦化南部)等地。清朝中葉以后,清六祖后裔中的寧古塔氏族人多冠漢姓為六氏、寧氏、劉氏、艾氏、文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另外,滿族寧古塔氏大家族有一個分支,稱紐塔氏,亦稱努他氏,滿語為Nunta mongu,為寧古塔氏四大分支之一,自己后來也有四個分支,祖居地亦在寧古塔,后多冠漢姓為六氏、劉氏、柳氏等。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莘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夏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5/18℃
- 黃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8℃
- 靈武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2℃
- 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4/11℃
- 聊城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尖扎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5/11℃
- 雜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1℃
- 庫爾勒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2℃
- 海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5℃